/>


两轮的评审不可重叠。



金像有点学奥斯卡,两级架构,协会成员居多。”



“金马奖则是三轮。



初选评审比如18人,负责挑选一个大的入围名单。



复选还是这些人,但人数缩减,比如11人,选出各奖项的具体提名。



终选在复选的基础上,另加入终选评审团,比如6人,达到一个单数人数,17人。



当然,金马奖以前由于评审团长期不变,屡遭抨击。这点我们要避免。”



许非介绍完,道:“各有各的优势,我综合一下。



我准备分两轮,在港台发展自己的初选评审,由他们进行港台的首轮选片,择出每奖三个提名。有特殊情况,或少或多,可申请增减一个名额。



大陆也由业内人士和媒体组成,每家媒体可以出一名评审,同样择出三个提名。



即内地、香港、台湾各有一份提名名单,综合为首轮提名。



第二轮单独邀请评审团,投票得出获奖者。有至少两周的审片期,非引进片怎么办?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在北电、中戏放映。



最终获奖者只有一个。



而第一轮的评审,隔几年换一批,避免长期占岗。”



“为什么是三个提名?”记者问。



“初期阶段,简便为宜。如果搞五个,审片量巨大,周期会拖长,以后可以增加。”



“假如我是初选评委,看电影花钱么?”



“选片期内,凭票报销。”



“主办方给报么?”



“对,有执委会和评委会,执委会不可参与评审,评审也不可评与自己相关的作品。在讨论、投票的过程中,要请公证人员公证,保留视频、文字资料,甚至可以公开直播等。



这是大概,细节还需完善,尤其是公正公开原则。”



“您决定设几个奖?”记者问。



“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剧本、男女配角、新人导演、新人演员九个,技术类暂且不设。”



“少点吧,比如一部电影票房高,一部电影艺术性好,那怎么选?”



“对啊,而且没有观众票选。”



“有的演员红,只是差一点没拿奖,要不要搞个安慰性的?比如最具人气男演员?”



“再搞个传媒奖,突出性质,比如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人?”



“可以啊!”



许老师拍桌子,笑道:“这些还不够!最好再来个最具才华奖,最具实力奖,最佳全能奖,最佳飞跃奖,年度最受瞩目奖中奖!”



“呃……”



众人尴尬。



“诸位,扔掉过去的习惯,别特么分猪肉了!



你怕不给奖,明星就不来?放心,他们不敢不来。”



许非一条一条反驳:“票房高,艺术性好,怎么选?评审团怎么选就怎么选!没有一个奖可以让所有人信服,只要过程公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1983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睡觉会变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睡觉会变白并收藏从1983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