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频繁的交通往来,使得驿站中的马匹严重过度使用,往往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喂食,就被下一波人给骑走了。四轮马车就不同了。只需要两匹马拉扯,就能承载二三十人之多,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马匹的使用。公共交通的运营,也参照班车模式运行。以应天府为中心,每天向各个县衙发送“公交车”,依据交通量发送一趟或两趟不等。一开始是折返的模式,早上发车下午返程,后来经李申之改进成为了对发模式,即府衙往县衙发车的同时,县衙也向府衙发车。造四轮马车并没有什么难度,并不是网传的华夏人造不出四轮马车。其实四轮马车早就造了出来,只不过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客户需求,没有什么市场,反倒逐渐被淘汰罢了。又是忙碌了一整天,李申之坐在府衙之中,开始闭目养神。这段时间他很喜欢闭目养神,脑子里什么事情都不想,就是靠在椅子上坐着,仿佛老僧入定一般。用脑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大脑时不时地会死机。李修缘看他疲惫的样子,专门教了他一些打坐冥想的法子,还挺管用。只要坐下来,静静地冥想上一炷香时间,立马就能恢复许多精力。张浚处理完了手头的公务,看了看李申之,心中一阵欣慰,也有一丝心疼。年轻人能吃苦是好事,但他也担心把李申之给累坏了。怎奈金人的军事威慑就在



脑袋顶上,压得人无法歇息片刻。然而有些话压在张浚心里很久,一直想要找李申之好好探讨一番,却好几次都找不到说话的由头。这次看李申之静静地坐在这里,刚好他手头也没什么事儿,便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走到李申之身边。刚想开口,听到李申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长长地吐了出去,一脸满足的模样,让张浚不忍心打断李申之的休息。不过他的走动,终究还是打扰到了李申之。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即使不用眼睛,对周边环境的变化也会很敏感。就像我们背后没有长眼睛,但经常能感觉到身后来了人,亦或是身后的人走了。这并不是什么玄乎的第六感,而是人的听觉在起作用。与蝙蝠一样,虽然我们没有那么精密的声呐系统,但是耳朵对环境的感知始终在运行。当身边的环境改变,亦或是周边物品摆设发生了变化,就会影响身边声音反射的变化,这些细微的变化传导到了耳朵里,可以引起人的警觉。李申之就是感受到了这样的变化,缓缓地睁开眼,发现是张浚。“张相公有什么事吩咐?”李申之仿佛被领导捉到在摸鱼,习惯性地坐正了姿势。张浚按住李申之的肩膀,没有让他站起来,说道:“倒是没什么吩咐,只是老夫心中有点困惑,想让申之解解惑。”思虑再三,张浚选择了较为委婉的口气。张浚越是说得委婉,李申之越是觉得事情不简单,双手使劲搓了搓脸,说道:“张相公请说。”果然,张浚脸色突然变得凝重,问道:“申之是否想过,你搞得这一套,会把人心搞坏?”(3/3)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