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很好。但是对于一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无疑是一潭死水。而应天府就不同了,那是肉眼可见的可以大展宏图的地方。应天府不像川陕一样有险可守,而是真真切切地地处宋金最前线,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带,双方太容易擦枪走火了。有摩擦就有立功的机会。再不济,他们还可以用老办法,乔装打扮以后去金人的领地里偷人头,搞渗透。就算是没有军功,应天府处于战后重建的状态,只要是真心实意地想干事,轻轻松松就能干出一堆政绩出来。到朝廷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年轻的邵继春心中所想所愿。邵隆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他还没有权衡好利益。邵隆只是乡野间成长起来的一个民间小头目,虽然懂得些人情世故,但是涉及到朝堂上的大局,他便有些看不透了。还是当年吴玠在的时候好,什么都不用想,跟着这样的好领导走就是了。吴玠冲向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吴玠让他们冲向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不像现在,几方势力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各怀鬼胎,偏偏自己一腔热血不知道该洒向何处。正当两人商量之间,有人来报:“将军,城门外来了一批流民,守门黄统制派人来请示,该如何处置?”邵隆刚刚舒展的眉头重新又皱了起来:“来了多少人?”小校应道:“约莫万余人。”“这么多?”邵隆惊问:“他们可说是何处来的?”小校应道:“说了,都是关中人,说是这两年遭了天灾,又被金人几次三番地糟践,走投无路了才来投奔咱们,就位混口饭吃。”
邵隆用手指扣着书桌,心想道:朝廷之前三令五申,严禁接收南归流民。之前曾经接收过流民的知州全都被免了职。可若是不接收,又于心实在过不去那关。虽然邵隆想要建功立业,但也得留在知州的位置上才行。如果没了这个知州的位置,他便是大废人一个,什么都干不成。在原本的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批流民,他们从金人的占领区逃到了宋国境内,却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宋人的城池没一个敢接收他们,把他们赶出了自己的辖区。走投无路的他们重新回到了金人的领地,也被四处驱逐。堂堂汉家数万儿郎在我华夏大地之上,竟然找不到一处落脚的地方,吃不上一粒自己种的粮食,最终活活地饿死在关中大地。这一幕莫非还要重演吗?忽然,邵隆眼前一亮,说道:“从府库中调拨一些粮食出来,给城外之人施三天稀粥,把他们交给李申之去处理。”邵继春略加思索,看破了其中关节,喜上眉梢地说道:“正好拿此事来试试李申之的成色。”(3/3)
邵隆用手指扣着书桌,心想道:朝廷之前三令五申,严禁接收南归流民。之前曾经接收过流民的知州全都被免了职。可若是不接收,又于心实在过不去那关。虽然邵隆想要建功立业,但也得留在知州的位置上才行。如果没了这个知州的位置,他便是大废人一个,什么都干不成。在原本的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批流民,他们从金人的占领区逃到了宋国境内,却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宋人的城池没一个敢接收他们,把他们赶出了自己的辖区。走投无路的他们重新回到了金人的领地,也被四处驱逐。堂堂汉家数万儿郎在我华夏大地之上,竟然找不到一处落脚的地方,吃不上一粒自己种的粮食,最终活活地饿死在关中大地。这一幕莫非还要重演吗?忽然,邵隆眼前一亮,说道:“从府库中调拨一些粮食出来,给城外之人施三天稀粥,把他们交给李申之去处理。”邵继春略加思索,看破了其中关节,喜上眉梢地说道:“正好拿此事来试试李申之的成色。”(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