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也不瞒你们,现如今城中的粮草已然不多,全赖兴元府和金州的补给。然而关中连年大旱,他们收成也不好,每次给的补给也仅仅够口粮罢了,多的确实没了。”在古代,某一个地区连年遭灾是常有的事。若是在盛世,还有官府救济赈灾,或用常平仓,或从其他地方调拨粮食,总归是有人管,不会让老百姓饿死。若是在乱世,那就个凭本事吧。不管偷也好,抢也罢,能活下来才是第一位的。所以说,有时候看到那些一脸麻木的老人们做出一些很没有素质的行为,不必急着去批判。没有经历过那种物资极度短缺的时代,那种偷上了就能活,抢不到就得死的时代,未必能理解他们心里的苦。所谓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还有下半句: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对



于粮草这一点,李申之也有些为难。他可以让完颜亮提供粮草,但也仅限于自己身边的二百来号人。若是真的带了几万人上路,去跟完颜亮要粮草,恐怕不仅粮草要不到,还无端地把完颜亮这个准盟友给坑死。虽然完颜亮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里,完颜亮对李申之有很大的价值。联想到了金人,李申之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敢问邵知州,既然关中连年大旱,那么金人是如何度过的?”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大旱不只是宋人的大旱,同样也是金人的大旱。没来由宋人种不出粮食,刚好金人脑袋顶上正好下雨。邵隆又是一巴掌拍到了腿上,叹道:“那金人自然不需要耕种,他们只需要扫荡各县乡便好。整个关中荼毒百里,每一寸土地都被他们祸害过。”又是说不完的惨状,大家心有戚戚焉。只不过李申之的思绪已经飘走,他想到了一个荒唐的办法。“按照邵知州的说法,金人的粮草应该很充沛吧?”邵隆说道:“岂止是充沛,他们还把搜刮来的牲畜养在营中,还能顿顿吃上肉呢。”看邵隆一副恨恨的模样,仿佛金人吃的不是牲口,而是大宋子民身上的肉。李申之说道:“既然金人有粮食,咱们为何不与那金人买粮食?”“嘎?”邵隆正想说话,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邵隆心想:这家伙不会是脑子坏了吧?这可是官家钦点的新科状元,今年的科举不会有什么内幕吧?他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申之,把目光移向了陆游,想从陆游的眼神里得到肯定的答复,肯定李申之是傻子的答复。然而陆游的眼中的确有肯定,却是在肯定李申之的话。邵隆再转头看向使团的其他人,大家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仿佛真的可以跟金人购买粮食,只是他邵隆是傻子,从来没想到罢了。虽然话题有些诡异,但终归是关系着商州百姓的生死,邵隆不得不慎重,硬着头皮问道:“李文林打算与金人买粮草,可是当真?”李申之郑重地点了点头:“自然是当真。”邵隆不想跟着李申之胡闹,打算赶紧把话说清楚,把这家伙送走算了。至于自己的未来,还是等朝廷安排吧。根据川陕制置使吴璘的安排,他下一步应该会到金州(陕西安康)安置。邵隆说道:“与金人购买粮食,且不说那金人愿意不愿意卖与咱们,就算他们愿意卖,咱们也没那许多银钱去购买。李文林未曾执政一方,想问题太过理想也在情理之中。”自顾自地说了一通,也不等李申之回复,邵隆继续说道:“此间宣诏已罢,李文林还要去秦州和陕州宣诏,路途遥远,还是早些动身为好。”转眼之间,邵隆便下起了逐客令。李申之不为所动,而是问道:“邵知州莫要急着拒绝。我且问你,自古以来通敌之人可还少了?两军在前面正打着仗,后面就有人把武器粮草卖给敌人。你怎知金人阵中没有这样的人?”邵隆听了李申之近乎无赖的辩解,不气反笑道:“好,就算你说的是对的,那金人之中的确有通敌之人,愿意卖粮食给咱们,可买粮食的钱呢?总不会还有通敌之人会送银钱给咱们吧?”“我带了。”李申之认真地点了点头:“银钱之事不必邵知州费心,我带了。”“你带……”邵隆被噎得一下没接住话,回过味儿来说道:“你能带多少?这可是数万人一个月的口粮。”他看过李申之的队伍,区区二百人的队伍能带多少东西?数万人一个月的口粮数量极其庞大,别说对他们一个小队伍来说,即便是对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