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待放榜的时间很是焦心,过得漫长而又飞快。 不知不觉间,到了张榜的日子。 李申之不能免俗,与临安学子们一同相约去看榜。他倒不是想看自己中了没有,而是考中的举人还有许多手续要办理,比如去贡院验明正身,领取殿试的号牌,重新五人结保等等,一系列手续办完,就算是走后门,大概也要半日光景。 童瑜挺着大肚子在家中修养,张葱儿在茗香苑里面准备着庆功宴,岳银瓶跟着李申之一同去看榜。 当看到榜单排名的时候,李申之的心情一下紧张了起来。 前面几个没有自己的名字。 难不成真的落榜了? 要是真落榜,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排名第一的是范成大,第二的是韩平,陆游排第三。 由于李申之改变了历史走向,原本的状元和探花都没能进入前十名,因为他们写的都是些阿谀奉承的文章。 在秦桧主政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成绩的好坏与阿谀奉承的程度呈正相关,谁的话说得越不要脸越低贱,就越能拿到好成绩。 朱熹也是在这个时期考中的科举,好在名次很低,低到卷子没有被官府收录的程度,可见朱熹还是很懂得变通,兼顾地守住了内心的底线。 只有如陆游一般的铁憨憨,才会一辈子考不中。 原本的榜眼是秦熺,秦桧倒台了,他写的那些狗屁文章自然无法入得考官之眼,直接落榜。 也不知道秦熺那个铁憨憨,是否写上了秦桧给他的科举密码。 等看到二三十名的时候,李申之才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还不错,好歹是一个二甲进士,算是正儿八经地出身,不影响以后当宰相的资格。 心情放松之余,李申之不禁吐槽那几个大文豪。 果然他们在模拟考试的时候都留了一手。 明明自己压中了题,明明让他们每人都做了一篇文章,明明自己用高超的洗稿技术攒了一篇惊世骇俗的策论,结果还是被他们给压了下去。 看来还是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尤其是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各个都是人精。 李申之在预判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也在预判着李申之的预判。 李申之想白嫖几篇文章,他们岂能看不到?是以在写文章的时候都留了一手,反正李申之这个土鳖也看不出来好坏。 与自己相熟的几个学子全都考中了科举,并且状元还很有可能在范成大与韩平之间产生。这两人本就是宰相之才,家世也不错,李申之的泄题不过是提前了他们的仕途而已。 在自己名字附近,还发现了一个叫“黄庭”的学子,让李申之感觉很熟悉,又很陌生。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始终想不起来。 倒是陆游终于在人生的第一次科举中就考中了进士,让李申之非常高兴。 能上榜之人,百分之九十九算是锁定了进士的资格。 在接下来的殿试中,除非真的有人冒名顶替,或者有严重的君前失仪,才会被虢夺进士的资格。 贡院门口除了这些学子们,还有许多员外和管家也围在外面。 他们的到来,是为了上演一出宋朝的好戏:榜下捉婿。 但凡见到考中了进士,且年轻俊朗的人,便上前商议:老夫家中有一女,从小学习琴棋书画,知书达理,容貌上佳,愿许配与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那年轻学子脸色一红,拱手道:“承蒙老丈厚爱,小生心中自然十分愿意,只是需回乡问候家中妻子是否同意。” 得,原来这人已经娶了妻子,自己闺女总不能跟去当小妾。 闹了个小笑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刚哄笑完,就有榜上有名的穷酸学子来到这个员外身边:“小生愿娶员外千金,只是小生家境贫寒,不知……” 那员外闻言转过头来,只看了一眼便一把拉住那个学子的手:“哎呀,公子真是一表人才。莫欺少年穷,老夫认下你这女婿了。” 不论是士子,还是员外,都只口不提入赘的事情。 在古代,入赘的人是“贱民”,当官的仕途都会受阻。那些官员富户们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是想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而不会为了入赘的名声断了女婿的前程。 还有更激进的人,直接派管家和佣人将上榜的进士抗回家里,真·榜下捉婿。 不过只有大官家里或者大户人家才敢如此,不然平白得罪一位进士,无端地给自己树敌。 上榜进士里有一位叫陈诚之的人,已经五十多岁,他是原本的状元。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曾经可以得到什么,便不会觉得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