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管家看来,和尚跟乞丐一样,都是喜欢说上几句吉利话,上门讨喜钱的人。 慧远大师走到门口停住脚步,没等管家说话,身边便有一个和尚上前拜门,递上了一张帖子。 管家接过帖子一看,竟然是一份贺礼的单子。 原来师傅们是来参加婚礼,而不是讨喜钱的。 换句话说,这些师傅们今天是来当客人的。 “咦,这和尚怎么也来参加婚礼?”看到和尚们进了李府的大门,有人少见多怪还不自知,大声说着不合时宜的话。 “这那就不懂了,相传前朝大唐时期,和尚还要当主婚人哩。”马上就有人反驳他。 见识短的人还要反驳,马上就被人岔开话题,有人搂住他的肩膀推进了后院。 大喜的日子都要说吉利话,哪有专门来抬杠的道理。 听到过客的几句聊天,李府的小管事打消了心中疑虑,接过礼单之后把和尚们迎进了李府。 来者都是客。 送走了和尚,又来了一波客人,临安府学的士子。 以韩平和陆游带头,范成大、杜陶等人紧跟其后,还有几十个府学的士子集结成团,宛如游行的队伍般声势浩大,一同来李府祝贺。 士子们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 作为临安大英雄李申之的同窗同学,他们也与有荣焉。 尽管并没有跟李申之真的同窗学习过,有的人甚至还没有混到脸熟,但他们都吃过李申之的大餐,一起喝过酒,一起勾栏听过曲子。 这么说起来,好像比同窗的情分更深一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