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仿佛听到了笑话:“你是不是对应天府有什么误解?”



李申之也纳闷,为什么岳飞会是一副看自家傻儿子的表情看自己,问道:“难倒应天府知府比临安府知府还大吗?”



临安府和应天府都是直辖市,临安府更是都城直辖市,其地位应该更高些。可是从李申之跟临安知府俞俟的接触来看,仿佛也没觉得临安知府有多么的高级。



都城都这样,应天府能高到哪里去?



岳飞见李申之是真的不懂,用一副循循善诱的语气问道:“你可知应天府都管辖哪些地方?”



“应天府下辖七县三十二乡,府治宋城县,地盘是不小,可惜几经战乱,人口流失厉害,人少地多。”李申之对答如流,显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岳飞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换了一副尊尊教诲的语气,说道:“金人占据应天府太久了,让人都忘记应天府还是京东西路的路治。”



只说到这里,李申之一下就明白了。



中国的历史上,自从秦朝实施了郡县制之后,政府的架构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一直延续到现代。



从最基层的村(社区)开始,几个村子聚成一个乡(街道办事处),几个乡合成一个县(区),这三级是基层统治的基础,不仅架构没变,两千多年以来连名字都没变。



再往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几个县合起来,有叫郡的,有叫州的,有叫府的,有叫军的,现代一般叫市。应天府,对应的是市一级政府。



至于省一级的称呼,汉代叫州,宋代叫路。也就是说,应天府除了是直辖市之外,还兼具京东西路(省)的首府(省会)。



而岳飞接下来的话,刷新了李申之对于封疆大吏的认知。



“京东西路下辖应天府(河南商丘)、袭庆府(山东泰安),兴仁府(山东曹县)、东平府(山东济宁)、济南府,徐州、济州、单州、濮州、拱州、青州、密州、沂州、登州、莱州、潍州、淄州,广济军、淮阳军。而应天府知府,统领这些地区的军政大事。”



其实统领军政大权的,应该叫制置使,或者宣抚使。只不过张浚咖位太高,还没人有资格当他头上的制置使,大概率会让张浚充任。



从这些地名就能看出来,京东西路的统治范围,大致包括了山东绝大部分地区,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地区。



三省高官,外加一块主要战区的军区司令。



这,就是张浚现在的排面。(5/5)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