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碗里的食材,倒是笑了出来。
“难为舅妈了,这汤熬制可是要费心思和时辰。”
小一辈中,唯有黛玉认识这碗汤,名字叫做腌笃鲜。
姑苏本地的一种本帮菜,因为食材难得,故此不曾流传开来。
贾母喝了一口汤,也称赞着说道:“老大家的有心了,确实很鲜。”
“老太太受用才是好。”
大宅院里有规矩,媳妇要给婆婆送菜肴。是为进献孝心的意思。
贾母满意的放下了碗,和身边的孙女辈说起了这锅汤。
“也不怪只有玉儿认识这道汤,你们说是金陵人,却都一个个在京城落生,京城长大,哪知道江南美食的鲜味。玉儿说得没错,它叫腌笃鲜。用料也极其的简单,可是,它有两样东西是北方没有的,运过来也是极费事,所以北方寻常是吃不到。”
指指锅里的笋尖:“头一个就是这些笋尖,你看着它们野生野长,春、夏、冬三季都有,可那是在江南。再一个是咸肉,江南水多,湿气也大,生肉保不住鲜就都坏了。于是家家户户都要做咸肉,北方没这个气候,做出来也不好吃。这汤里呀,有鲜肉、咸肉还不行,再要配上金华的火腿,新鲜的百叶结和笋尖。大火小火的慢慢熬制,一个时辰过后,才能得出这锅汤来。”
“要这么麻烦的?”探春去问黛玉。
黛玉点点头:“南方人喜好喝汤,早晨炖上后,一天内,都能喝上几碗。食材也易得,只是北方难寻。”
探春深表受教,贾府的饭菜已经全是北方的样式,偶尔老太太念叨一些江南菜,厨房里才给做了出来。她还真没想到,这么一碗看似费时费力又费财的腌笃鲜,在南方竟是寻常人家也常吃的食物。
邢夫人心有自得,想了一下,觉着有些话不妨可以说说,也算提前铺垫一下。
“外甥女别怪着舅妈刚给你做这道汤就行。老太太也说过了,京城难吃到,就是因为鲜笋难运过来,我也是凑巧看到厨房里买了一些来,才动的心思。亲不亲,家乡水,咱们也算是尝尝家乡味。”
黛玉心里温暖了一下,大舅妈虽然为人做事缺乏格局和涵养,却对自己是一如既往。今天更是难得尝到了家乡味,这份心意,黛玉领了。
“况且,舅妈还有事要托付你呢。”
黛玉连忙站起来:“舅妈太过客气了,长辈吩咐,玉儿谨从。”
贾母疑惑的看过去,老大家的想要做什么?要是难为了玉儿可不行。
邢夫人笑起来给贾母和黛玉说道:“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琮儿。”
黛玉嘴角一抿,心里有了猜测。
“老太太,您或许着听说过。咱们家的琮儿和环儿,都跟着林大姑娘的世兄读书呢。偏上一次我以为大姑娘的世兄早晚还要回来,就没让琮儿跟着去庄子里。这不,我后悔耽误了孩子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啊,我要求着大姑娘,回去的时候,捎上贾琮。不能让他落下了功课。眼看着就要六月考童子试了,我这个做继母的,总要给孩子一个出路。”
这话让邢夫人说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贾宝玉。
宝玉端着碗不知所措,我就喝了一口汤,你们看我做什么?难道也想要我去考试?
一个激灵想起了一个后果
“难为舅妈了,这汤熬制可是要费心思和时辰。”
小一辈中,唯有黛玉认识这碗汤,名字叫做腌笃鲜。
姑苏本地的一种本帮菜,因为食材难得,故此不曾流传开来。
贾母喝了一口汤,也称赞着说道:“老大家的有心了,确实很鲜。”
“老太太受用才是好。”
大宅院里有规矩,媳妇要给婆婆送菜肴。是为进献孝心的意思。
贾母满意的放下了碗,和身边的孙女辈说起了这锅汤。
“也不怪只有玉儿认识这道汤,你们说是金陵人,却都一个个在京城落生,京城长大,哪知道江南美食的鲜味。玉儿说得没错,它叫腌笃鲜。用料也极其的简单,可是,它有两样东西是北方没有的,运过来也是极费事,所以北方寻常是吃不到。”
指指锅里的笋尖:“头一个就是这些笋尖,你看着它们野生野长,春、夏、冬三季都有,可那是在江南。再一个是咸肉,江南水多,湿气也大,生肉保不住鲜就都坏了。于是家家户户都要做咸肉,北方没这个气候,做出来也不好吃。这汤里呀,有鲜肉、咸肉还不行,再要配上金华的火腿,新鲜的百叶结和笋尖。大火小火的慢慢熬制,一个时辰过后,才能得出这锅汤来。”
“要这么麻烦的?”探春去问黛玉。
黛玉点点头:“南方人喜好喝汤,早晨炖上后,一天内,都能喝上几碗。食材也易得,只是北方难寻。”
探春深表受教,贾府的饭菜已经全是北方的样式,偶尔老太太念叨一些江南菜,厨房里才给做了出来。她还真没想到,这么一碗看似费时费力又费财的腌笃鲜,在南方竟是寻常人家也常吃的食物。
邢夫人心有自得,想了一下,觉着有些话不妨可以说说,也算提前铺垫一下。
“外甥女别怪着舅妈刚给你做这道汤就行。老太太也说过了,京城难吃到,就是因为鲜笋难运过来,我也是凑巧看到厨房里买了一些来,才动的心思。亲不亲,家乡水,咱们也算是尝尝家乡味。”
黛玉心里温暖了一下,大舅妈虽然为人做事缺乏格局和涵养,却对自己是一如既往。今天更是难得尝到了家乡味,这份心意,黛玉领了。
“况且,舅妈还有事要托付你呢。”
黛玉连忙站起来:“舅妈太过客气了,长辈吩咐,玉儿谨从。”
贾母疑惑的看过去,老大家的想要做什么?要是难为了玉儿可不行。
邢夫人笑起来给贾母和黛玉说道:“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琮儿。”
黛玉嘴角一抿,心里有了猜测。
“老太太,您或许着听说过。咱们家的琮儿和环儿,都跟着林大姑娘的世兄读书呢。偏上一次我以为大姑娘的世兄早晚还要回来,就没让琮儿跟着去庄子里。这不,我后悔耽误了孩子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啊,我要求着大姑娘,回去的时候,捎上贾琮。不能让他落下了功课。眼看着就要六月考童子试了,我这个做继母的,总要给孩子一个出路。”
这话让邢夫人说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贾宝玉。
宝玉端着碗不知所措,我就喝了一口汤,你们看我做什么?难道也想要我去考试?
一个激灵想起了一个后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