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客。



宗正寺卿给了答案:“乐善郡王是远亲,老义忠亲王那一支的一个侄儿,怎么轮,也轮不到他,所以他只喊着清君侧,没敢称皇。永昌公主,还真是太上的女儿,只不过其母位次低一些。故此朝中不显。食地就在陇西永昌,跟着反了倒是没想到。”



李修恍然大悟:“我知道了,陇西土改早就开始了。看来,她是没了食地喽。”



剩下一些心怀叵测的山大王,李修懒得去念,主要目标还是对付甄应嘉。至于说报仇的那几个,从逻辑上来说,他们该去找太上或是忠顺,与李修这些百官何干?



江南乱,会不会影响天下乱?



半个天下是有的。



不为别的,金陵有着全套的朝廷配置。俗称的三省六院一样不缺,还守着一个长江天险,六朝古都的名头让它这个副都确实的名副其实。



而且江南世家和商家林立,不缺银两和粮草,更不缺人才。天下文华一半聚在广义的江南地带,所以它的自立朝廷,会很快形成聚合效应。



但有一点,副的就是副的,京城这些人才是正经的衙门主管,金陵蚁从的这些个官吏想要夺权的话,先问过他们。



而且金陵这么一立朝,反而把京城这些人给团结的更紧了,抢饭碗的来了,还不攥紧拳头打过去。



都看着李修,那边同治了,咱们呢?总得有个名号,名不正则言不顺。打起来总要有个称呼,不能还是安西,名分不够。



翰林院倒是给出了几个备选,什么大周,什么大夏,连大庆油田都给整出来了,让李修都给否了。



国号一定要显示出国家的特色来,华夏、炎黄后面加个共和国,你们挑一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都是现在的国名。别诧异,矮子王做皇帝它也叫这个名。



中华这个名,李修没敢用。用不好又得回去改,还不如叫着炎黄,都是炎黄子孙,透着那么亲切。我是炎黄代言人,你们是子孙,能不亲么。



政务院不同意,给李修一个面子,就叫华夏了。



国号一定,全体欢呼,有了名号就好说话。翰林院开始写檄文,嘴官司要先打,不骂你们个狗血淋头就没大义。



有了国号,首领是个什么名号?



难不住翰林院的学士们,很快就在《汉书》和《尚书》里找到一个词:元首。给了李修用。



把李修吓得不清,摸了摸嘴唇,还好没胡子,否则这事还说不清了。



君为元首,元首明哉,肱骨良哉。



有出处就好办,笑纳了,先用着这个称呼,留给后人去改。



私下还是叫他督帅或是江流,他自动成了天下兵马大督帅,为的就是和江南掰掰腕子。



接下来的事,李修等人就关上门来说,有的话好说不好听,还是政务院九个人慢慢商议为妥。



对江南伪朝的诛心大计!



大理寺还关着上届内阁和龟山在京中的所有人,或杀或放的,此时就要拿定主意,甄应嘉可是喊出了迎二圣遗骸,救天下文华的口号,怎么也得配合他一下。



九个人都决定,放他们去金陵!



理由如下,金陵刚刚立朝,各个位子肯定已经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红楼之磨石为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山岩尽美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岩尽美色并收藏红楼之磨石为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