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估值,预收数月租金等等,同时修改赏赐标准。



“诏禁军在凤翔归命者,自杨思权、尹晖等各赐二马、一驼、钱七十缗,下至军人钱二十缗,其在京者各十缗。”



许诺的赏赐没能兑现,军士们什么反应?



“军士无厌,犹怨望,为谣言曰:‘除去菩萨,扶立生铁。’以闵帝仁弱,帝刚严,有悔心故也。”



士兵们后悔了,是不是可以作乱呢?



再看另一件事:“军士游市肆皆有骄色,市人聚诟之曰:‘汝曹为主力战,立功良苦,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扬扬自得,独不愧天地乎!’”



拥立李从珂的军士回洛阳后,得意洋洋,面有骄色。



老百姓聚集起来,痛骂他们,说你们为拥立新主力战,得赏是应该的,但弄得我们被拷打,出钱为赏,你们还这么洋洋自得,好意思吗?



因为禁军士卒家属也在洛阳,痛骂他们的人里,多半有亲戚朋友。于是士兵们也认了,不敢再闹事,只发几句牢骚,说自己后悔了。



但真没有后果吗?当然是有的。



首先,禁军士气低落,不肯力战了,因为皇帝赖账。



其次,支持李从珂的地方将领、军队也没得到赏赐,人人都有怨气。



第三,朝堂人心涣散,文官也士气低落。



第二年,石敬瑭造反,引契丹为援,恶果就显现了。



简单来说,后唐潞王、闵帝的这场皇位之争,把五代军士风气拉到了一个新的下限。



在此之前,没这么离谱。



在此之后,人一旦突破了下限,开了这个头,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五代的风气,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一点一点堕落败坏下去的。



那么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没有主动解决。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做了很多努力,但收效甚微,造反之事依然屡见不鲜。



直到后周世宗柴荣年间,清理北方户口,发现只有1200万人了,民生凋敝,百业俱废,人心思定。



而在唐末、梁初北方是多少人呢?



以河北为例。



(一)成德镇。



后梁乾化元年(911),成德节度使王镕遣子得明带37都士兵,从李存勖征讨,这就是37万人。而成德镇的总兵力,当不下五万。以中晚唐的兵民比例,成德镇有125万以上的人口,考虑到成德镇有大量的骑兵,实际上可能在140-150万之间。



而天宝年间,成德所辖四州大约有180-190万人口。



安史之乱后,河北确实有战争,但次数少,打的时间也短,整体破坏不大,人口恢复迅速。且黄巢、秦宗权也没波及河北,这个人口是靠谱的。



研究中晚唐历史的学者,比较激进的甚至认为唐武宗会昌年间,全国总人口可能已接近恢复至天宝年间。



成德镇在黄巢之乱后,人口所受损失主要是遭到李克用、朱温侵掠,还未伤筋动骨。



(二)幽州镇。



德宗时,卢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晚唐浮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