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没有军事经验的素人穿越者,邵树德的一切战略战术思想都是在本时空学习、感悟、总结、归纳的。



作为此时最流行的经典战术思想: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结合,正是邵树德亲自实践得最多的。



而且他吃透了这种战术思想,将其发挥到了战略上。



上一章主角为什么批评儿子行兵弄险?因为他是拿正兵在冒险,而不是奇兵。



比如间道奇袭,这种事情风险指数是非常高的。因为等待你的有可能是陷阱,即便不是陷阱,万一敌人突然有备了,奇袭的大军就将陷入绝境。



派奇兵去搏一搏,没什么,失败了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但你不能拿正兵冒险,不能拿自己冒险,因为一旦失败,就是全军大溃。



(1)举个例子吧,经典的李世民与薛举父子的战争。



617年,李渊、李世民、李建成会师霸上,唐军已有二十多万,兵强马壮。



这一年,薛举也基本控制了西凉一带,把老巢迁到了秦州,收编各路杂牌,吞并他人部众,兵力“号二十万”,但估计是十万人左右。



西凉与李唐的相比,经济实力、地盘稳固程度、兵力都大大不如。换作一般人想法,直接一战击破就好了,但李世民怎么打的?



617年12月,薛仁杲与李世民在扶风交战。这次其实是一次野战,李世民获胜,并纵兵追击,总共斩首数千级。



薛仁杲是西凉军的先锋,被击败了。



但另外三路兵马,姜謩、窦轨被薛举的主力击败,损失不详。刘世让、刘世宝兄弟也被薛举打败,“因授(刘世让)安定道行军总管,率兵二万拒薛举,战不胜,与弟宝皆没于贼。”



李世民这一路赢了,但另外三路被打得惨不忍睹,保守估计损失在三四万人。



李渊大意了,李世民也意识到了西凉军不是弱旅,还是能战的。于是他改为守势,“设壁垒”。



(以上是正式开战前的大背景。)



采取守势后,哪怕战线十分被动,他也不为所动,只要不败,被动就被动,难看就难看。为此连李渊的命令都顶了回去。



618年7月,从战略上来说,西凉、李唐已经相持七个多月了,双方一直在交战。



(这個情形有点类似邵树德与朱全忠在洛阳、汝州一带的长期僵持。)



唐军其实表现不好,李渊不得不召回前往关东洛阳的部队,增援李世民。



这一次,唐军有了兵力优势,经济后勤上的优势更是一直远胜于西凉。但李世民依旧下令坚壁不出,以守为主。随你挑战,爱咋地咋地,之前七个月我都忍了,就与你耗,发挥自己的后勤优势,直到你撑不住。



李唐拥有的关中,与薛举拥有的西凉,在经济体量上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但李世民被人坑了。他生病卧床,将指挥权交了出去。



“行军长史刘文静、殷开山观兵于高墌,恃众不设备,举兵掩其后,遂大败,死者十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没。”



刘文静、殷开山觉得唐军兵多啊,后勤也足,有这两大优势,为什么不和人家决战?



出营,出营!于是惨败,损失了60%的兵力,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晚唐浮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