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低于一人五马的,一人十马的极端情况都有过,当然如果路不好走,会适当降低,但不会低于一人三马。甚至在第一波人走后,后面还会有人带着大量空载马匹跟上,给他们更换。



行进过程中换马骑乘,若要保持高速,就要在战马、驮马、骑乘马之外,有更多的备用马,可以是驮马,也可以是骑乘马,当然也可以是战马,但骑战马赶路太奢侈了。



(二)一人多马的情况下如何行军



其实很简单,分批次。



假设一人五匹马,战马空跑,这是铁律,不能变。



一匹骑乘马骑着,另有一匹骑乘马可以在行军途中换着骑。



把行李分散到两匹驮马身上,让它们处于无损负重状态,能跟上节奏。



这样一来,五匹马的状态不一样,可能有快有慢。



走得快的,到休息时间了,就在路边喂马料、盐、水,等待后面人赶上。后面人赶上来了,换休息好的状态相对不错的马骑着,继续赶路,状态不好的马停下来休息。



大群骑兵长途行军,其实队伍是拉得很长的,队伍里每个人的状态也不一样,有人在赶路,有人在休息,有人的喂养马匹。其实是一种波次前进的方式。



马越多,速度越快,当然消耗也越大。



(三)個人观点。



一人单马的骑兵,其实是“乞丐版”骑兵,不具备机动性,他们甚至都没法远离步兵主力行动。



一人双马的骑兵,个人认为是“青春版”骑兵,其实速度也不算快。www.net



一人三马的骑兵,个人认为是标准配置。战马空跑,骑乘马代步,驮马载行礼。但因为马的负重问题,休息时间比较长,速度比一人双马快多了,但仍然达不到蒙古人、契丹人那种一两千里、两三千里大迂回急行军的速度。



蒙古人经常带五六匹马急行军,你以为是什么?带着空耗粮食吗?一个是维持高速前进的态势,速度不降,一个是长途行军过程中,即便再爱惜马,再注意休息,也会有损耗,必须补充。



书评区有人提到了耶律休哥六天机动1400里的事情,其实是接近1500里,平均一天250里。一人三马做不到这个速度,除非他抱着马匹大量倒毙的心理准备。事实上契丹不缺马,没必要这么做,一人带五六匹马就解决了。



就先写这么多吧。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晚唐浮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