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然。”邵树德随意翻看了一下籍册,说道。



按文德元年的数据,陇右八州二十七县,已经有编户之民261000人左右。嗯,平均一县万人……



蕃民差不多也二十万的样子,以吐蕃、羌人为主,兼有少量党项、嗢末。



邵树德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萧遘上任之前,情况还要更加不堪呢。



“灵武郡王通情达理,倒令老夫不好说什么了。”萧遘笑道。



出镇河州两年,虽然远离了中枢权力圈子,萧遘的精神反倒愈发矍铄了。



还是地方上自在啊!陇右节度使的职务,只要灵武郡王没意见,萧遘可以当到死,朝廷根本换不了他。



手底下一堆门生故旧、亲朋好友。有水利人才,有精通农牧的技术官僚,有在工部历练多年的实干派,善于处理蕃汉关系的亦有。



世家门阀的人才宝库,确实非同凡响。



萧氏本家的子弟不成器没关系,萧遘主持过科考,网罗了不知道多少他姓人才。更兼为官半辈子,党羽众多,党羽再连着党羽的门生故旧,这关系网层层叠叠,治理陇右诸州当真小菜一碟——只要邵树德替他解决掉喜欢掀桌子的蛮人,这个萧氏是真的搞不定,因为野蛮人不喜欢讲道理。



“才两年时间,萧相就把河州治理得有模有样,某岂能不喜?”邵树德笑道:“萧相看中的人才,尽管用,某不会过问。再者,某也找不到这么多人才。”



“灵武郡王过谦了。今岁以来,转战河西、陇右,收五州之地,数十万民,缴获数以百万计。此等威势,自有才智杰出之士来投。”萧遘道:“也就河陇地辟,没太多人关心,不然早就天下皆知了。”



“那萧相出镇这偏僻之地两年,可曾寂寞?”



萧遘大笑:“老夫一把年纪了,如今能优哉游哉地颐养天年,还有何不满足?萧氏子弟,迁往河州的已有数十,老夫忙时坐衙理事,闲则含饴弄孙,悠游古迹,不比在京中与人勾心斗角舒坦?说不得,来了河州,某还能多活几年呢。”



其实,河渭之地确实有不少古迹,主要是佛寺、石刻,山川也很壮美,萧遘经常与一帮子文人出外游玩、作诗,确实挺自在。



“听闻萧相在阶州引种茶树?”



“杨军使收复阶州之后,朝廷从华州三县移民七百三十户,其中便有会种茶者。老夫查了下档籍,国朝初年阶州是产茶的,陷蕃后便没了。如今可以试种,若能成功,陇右镇便又多了点进项,贩至蕃部,可换回大量牲畜,于民有大利焉。”



邵树德点了点头。阶州便是汉时的武都郡,后世似乎也是产茶的,盖因此地气候、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



“巴南诸州之移民,可还适应渭州?”



邵大帅去年征诸葛仲保,强迁汉、獠民众数万,大部分去了渭州四县。盖因当地气候湿润,与巴南有几分相似。更兼可种植桑树,养蚕织绢,指望着那些巴南移民可以把渭州落后的纺织水平提升一下。



“唔,好教灵武郡王知晓……”萧遘捋了捋胡须,笑道:“今年渭源县五百户獠民利用该县旧有桑林,织布六千余匹。其布纹理细腻,与巴州布差别不大,渭州獠布,大有可为。老夫得闻后,发下羯羊做赏赐,以鼓励百姓耕作之余织布。不但渭州可织獠布,岷州亦可,秦州在天宝年间,盛产蚕桑,有‘绿叶银丝’之美誉,陷蕃后一落千丈,而今当重振旗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晚唐浮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