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们急需休整。”



“回鹘人怎么不要休整?不许休整,继续追!”折嗣裕大手一挥,下令道。



军士们面有难色,但还是纷纷上马了。这也就是邵大帅的军队,换成河北军士,大将是万不敢这么逼迫的。



看着渐渐远去的突骑都士卒,折嗣裕突有所感。



这次若讨平甘州,当向大帅建言,抽取回鹘精锐,带回灵夏入军。



从汉代以来,草原骑兵便有三大优势、三大劣势。



骑术优异、箭术精准、吃苦耐劳,是三大优势。尤其是这个吃苦耐劳,汉军能千里奔袭,已经很能吃苦了,但发现匈奴人比他们更“牲口”,风霜雨雪,全然不惧,忍饥挨饿,爬冰卧雪,寻常事也。



草原恶劣的生活环境锻炼出来的。



而草原人一旦进入汉人地界生活,不需多久,基本上第二代人就会失去这种吃苦耐劳的能力。



如果把甘州回鹘的精兵都抽走,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们叛乱,一方面也给大帅东征西讨提供本钱。想想看吧,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能忍饥挨饿,顶着风霜雨雪,千里机动,从一个战场突然出现到另一个战场,这是多大的优势?



“继续追击吧,回鹘人多半要抛弃六谷吐蕃,独自逃窜了。”折嗣裕一声令下,千余骑兵离开了战场,继续向西,渐渐消失在了风沙之中。



******



敦煌县外,出征大军刚刚领完赏赐。



五十九岁高龄的张淮深亲自领兵出征,共计蕃汉兵马七千有余。



这一次,他顶着镇内巨大的压力,反对的声音可谓铺天盖地,尤以张淮鼎一系为甚。



本来他甚至以为出不了兵的。可谁成想,在关键时刻,镇内影响力举足轻重的粟特人居然支持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或许是看中了丝绸之路转移到南线后,巨大的商业财富吧。



之前回鹘人一直抢劫过路的商旅,如果能讨平,这条路确实会太平不少。



可能也有些别的原因,比如不想看到本地豪族索氏、李氏、阴氏取得大权。



但不管怎样,曹氏、安氏、康氏、翟氏等粟特系大族,以及龙家一系的龙氏,都态度鲜明地发声支持,张淮深又实际掌权这么多年,最终力排众议,确定了出兵这件大事。



东边的消息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了一些。



朔方军已占凉州,大破嗢末,甘州回鹘可汗李仁美率万余众赴凉州,与六谷吐蕃联合,窥伺州城,眼看着又一场大战要爆发。



当然这些都只是出兵的一部分理由。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张淮深不好明讲,但大家心里有数。



如今的敦煌城,暗流涌动。



朝廷授予张淮深沙州节度使旌节,确实是一记厉害的杀招。



既让镇内一些人绝望癫狂,因为张淮深确实是正牌节度使了,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希望,因为仅仅只是沙州节度使,只辖沙州一地。



与其说是恩赏,不如说是教唆。



张淮深看得很清楚,敦煌城并不怎么安全,因为各大家族势力犬牙交错。与其相比,军队还要更单纯一些,毕竟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地方,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也提拔了不少将官。这些人不敢说多忠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晚唐浮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独麦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独麦客并收藏晚唐浮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