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要闹翻天啊,这牵扯的事情可太大了,往小了说这只是关系到日后皇族的待遇问题以及朝堂的财政问题,往大了说,这特么是祖制啊!



祖宗之法不可违,祖宗之法不可变!



虽然自己前面也被御史们弹劾,可本质上自己并没有改变任何祖制,只不过是从一个豪商豪绅手中抢了一部分奢侈品的市场利润而已。



现在这襄王朱瞻墡要动的可是太祖高皇帝洪武大帝当初定下来的祖制——分封制!



太祖高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同学定下的规矩,规定亲王的待遇是每年米五万石,钞二百一十五万贯,棉四十疋,紵丝三百疋,沙罗一百匹,绢五百匹,绵两千两,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料草月支80匹;受封的明朝公主赐田庄1所,米一千五百石,钞两千贯;郡王米六千石;郡主一千石;其他皇族宗亲按照级别依次替减。



至于封地,没说,基本上最低最低的都是百顷地起,但明初的时候还没有超过千顷,可到了宣宗宣德以后,亲王及勋戚即逐渐通过“奏乞”和“投献”的方式,得到逾额的土地。藩王通过钦赐、自行购买、奏乞、纳献等方式获得大量土地。



就连自己以后登基之后,成化帝在北京周围的皇庄土地也高大一万两千多顷。



再说人口数量,明朝皇室档案上正式收录的皇族宗亲人口:洪武年间是58人,永乐年间是127人,而一百多年后,到了嘉靖年间就暴增到一万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而到了万历三十三年更是多达八万人。这些还只是属于记录在册的中高级皇族宗亲数目,还不算更大数量更大规模的底层皇族的数目。



甚至到了嘉靖朝的时候,整个大明皇室就已经成为巨大的累赘,所有宗族藩王所需要的俸禄甚至比每年送往北京城漕粮的两倍还多!



当然,现在的景泰朝还没有到那种地步,可宗室的负担已然开始慢慢呈现,尤其是在景泰帝兜里还没钱的前提下。



这事吧,他是个事,但是你确定您老人家这个时候提出来,真的好么?



朱见深是彻底没有任何的参与到其中的资格,只能是打道回府,静待朝堂和景泰帝的决策……



谁成想,出个北京城,爬个长城,欣赏一下壮丽山河,竟然还能捣鼓出这事,景泰帝朱祁钰心里把朱见深给剁成肉馅的心都有啊!



你都跟我叔襄王朱瞻墡说了啥啊,咋就吓成那个样子!



“皇叔啊,这事朕真的不知道啊,而且朕完全没有这个想法,您放心,朝廷就算是再困难,也不能断你们藩王的俸禄和封地啊,那朕成什么了,怎么到九泉见太祖高皇帝……”



对于景泰帝朱祁钰那苦口婆心的样子,似乎是视而不见,襄王朱瞻墡也是慢悠悠的说道:“您看陛下,您也说了,这朝廷困难啊,老夫身为藩王,理应该尽自己的一番力量啊……”



这一刻的襄王朱瞻墡内心是骄傲的,是自豪的,就凭他这大公无私的表现,日后一定能记录在青史之上的,落得一个贤王的名声。



我,襄王朱瞻墡,一切都是大公无私,为了大明,为了朱家,死后见到仁宗皇帝我也能挺起胸膛啊!



更重要的是,我襄王朱瞻墡都这样了,自绝于整个大明皇族,以后谁还敢诬蔑自己对皇位有过觊觎?



以后我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当个襄王就好了!



大家有吃有喝,差不多就行,就算是没了俸禄,只有封地也能过得不错,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土法造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贫道小沙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贫道小沙弥并收藏土法造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