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天气愈加的冷,说是滴水成冰也不为过。



好在白天有炭盆,晚上有火炕,唯独执笔写字时会冻手,可比起当初在金林村老湛家却已经好太多了。



湛非鱼看着今日的题目:《禹恶旨酒》,此句出自《孟子》



一旁端坐的丘瑾瑜已经朗声回道:“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同样是小三元,丘瑾瑜在读书一途完全可以媲美湛非鱼,只不过丘宗羲神色却是冷漠而疏离。



看向失神的杨旭,丘宗羲突然以戒尺抽在桌上,啪的一声响,被惊醒的杨旭一个激灵。



“你来说此句何意?”丘宗羲冰冷的声音里夹带着火气,似乎下一瞬间这戒尺就要抽在杨旭的手上。



湛非鱼坐的端正,似乎没看见杨旭求助的目光。



丘瑾瑜不动神色的看了看自己的功课,杨旭眼尖的瞄了两眼,虽说以他目前的读书进度写文章是不行,可对四书五经原句的释义倒知道。



“孟子说禹厌恶美酒,却喜欢有价值的话。汤秉持中正之道,能破格提拔德才兼备的人。文王总把百姓当作受伤者一样……”



等杨旭说完,丘宗羲冷冷的看着他,“既然心不静,那就抄书,抄上十遍二十遍,心自然就静了。”



“是。”被抓包的杨旭哪里敢拒绝,感激的看了一眼丘瑾瑜,随后坐到一旁老老实实的开始研磨然后抄书。



“半个时辰后,你们把文章交上来。”丘宗羲再次开口。



即便不待见三房的人,可丘瑾瑜毕竟是小辈,而且谦卑有礼、温雅端方,即便是暴脾气的丘宗羲也无法恶语相待,只是最大可能的漠视他的存在。



湛非鱼点点头,相对于丘瑾瑜的速度,湛非鱼还在思考如何破题承题,套用上辈子的写作文路数,不管文章如何,开篇一定要惊艳,这就是第一印象。



书房里一片安静,杨旭继续抄书,丘瑾瑜已经奋笔疾书。



丘宗羲正端着茶杯喝茶,看着不急不缓的小姑娘,总是严厉的目光里却有笑意一闪而过,原本让丘瑾瑜来磨炼小姑娘,此刻看来倒不必,这丫头稳得住。



两刻钟之后,湛非鱼终于提笔了,依旧是标准的台阁体: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



夫圣人身任斯道之寄,则其心自有不逸矣。由禹以至周公,何莫非是心耶?



破题和承题决定了文章的高度,不管出题的人对酒是喜还是恶,但高屋建瓴的格局一定要有,这便是圣人的道统。



等了片刻后,丘宗羲终于放下茶杯走下来,杨旭已经抄了两页纸,字迹倒工整了许多,虽然依旧丑的让人不忍直视。



至于丘瑾瑜的字,并不是科举的台阁体,而是颜体,形顾簇新、气势磅礴,看得出在书法一途上已小有所成。



以他十四岁的年纪,能写出笔力雄强,气势雄浑的颜体,绝对是下了苦功夫,在书法一道上也小有天赋。



丘宗羲回想了一下,当年自己启蒙时用的也是颜体,丘家应该还保存着自己的临帖,丘瑾瑜学的也是颜体,这倒是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去古代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吕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吕颜并收藏我去古代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