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形势与最新鼓励科技创新政策,更加坚定了大家在海外创业创新报国的信心。



这里面与倪院士最有共同语言的当属陈大同博士了,因为他们俩现在都搞芯片设计,俩人对当下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都有深度研究。



除了聊芯片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他们俩还聊到了如何打破wintel联盟,与开发国产cpu与linux操作系统等更加长远的问题……



早在八十年代初ibm推出业界第一台个人电脑时候,微软和英特尔就开始合作了,当时那台电脑使用是微软的do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x86芯片。



从此开始,微软和英特尔两家巨头为推动pc产业的发展,而组成了所谓的wintel联盟,即两家公司在pc产业内密切合作,以推动windows操作系统在基于英特尔cpu的pc机上运行。



这两家巨头的wintel联盟横霸几十年全球的pc江湖,没有任何对手!



李晓凡与倪院士和陈大同博士等一番聊下来之后,大家意识到当下的英特尔不仅仅是做出了cpu那么简单,而是培育了一个基于英特尔cpu的开发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的第一棒是核心元器件英特尔cpu。



第二棒是无数的designhouse设计厂商围绕英特尔cpu做公板、做产品创意、做产品原型、做差异化、做优化。



然后,接下来的第三棒才是面对市场的企业,他们从designhouse设计厂商那里挑选产品原型,做商品化包装。然后投放市场,做品牌、做销售、做客户服务。



而我们当下的国内电子企业只能干干第三棒的活。



目前在国内,像倪院士主导的联海微电子与深圳的华伟这样的ic设计企业都屈指可数。



所以要做中国自己的“华夏芯”任重而道远!



如此一番聊下来,李晓凡更加觉得自己与张博士合作的晶圆项目,还有与国产熊猫eda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操作系统!



倪院士对陈博士举杯感谢道:



“陈博士,今晚与您交流让我很受启发,回国后,我要抓紧我们国产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研发!”



前世,倪院士离开联想回到计算机所后,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建立自主完整的软硬件产业体系中来。他当时的计划是,通过研发方舟cpu+linux操作系统,做成瘦客户机nc,采用“云+端”解决方案,以替代wintel架构……



1999年8月,在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孙玉芳副所长的支持下,软件所成功研发了基于自由软件linux的自主操作系统:红旗linux1.0版。



2001年,京城的政府办公软件选型,红旗linux成为唯一的中标软件系统,那件事当时在it圈轰动一时,还导致了微软大陆区负责人高群耀辞职。



但是后面的结果非常不理想,按现代的话来说:用户体验很差!



红旗linux用户遇到的第一个要命的问题是: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问题。



由于格式不兼容,换了系统的office软件打不开历史文件,打不开别人发送给你的文件,这是要命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归新加坡1995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咸泥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咸泥螺并收藏重归新加坡1995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