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可能太阳镜是个更合适的切入点,不需要验光设备,不需要加工设备,是个标准化产品,而且还很暴利。但最大缺点就是太阳镜不是刚需……



他把这些所思所见、点点滴滴掏出笔记本记录下来。



第二天清晨,俩人抵达上海恒丰路汽车站。



买好去海口的机票后,李晓凡带着林志勇去逛了城隍庙与外滩。



在外滩,林志勇惊叹道:“哇塞,对面这个塔好高啊!凡哥,这个塔是啥玩意啊?”



李晓凡乐了:“这是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马上可以对外开放了,到时候我们可以上去玩玩!”他们对面这个东方明珠塔从1991年开始兴建,要到95年5月才正式投入使用。



下午在虹桥机场登机前,李晓凡又给朱俊达打了个电话,问下327国债的行情。



电话那头,朱俊达高兴道:“今天行情有点起来了,现在价格已经突破148元了!兄弟,你开始赚钱了,我们要不要平点仓,见好就收?”



“不要,继续把剩下的30万全部开多单继续买入,all !”



“熬鹰?什么意思?”电话那头朱俊达疑惑道,表示不懂。



“就是全部梭哈,全部开多单,买入327国债的意思!”



“兄弟,我可提醒你,327国债要今年6月30日才到期交割,今天是2月22日,还有四个多月时间!一旦期间有大的波动,你的这些钱可能就要打水漂了!”



“没事,我知道,千万记住,全部开多单,绝不看空!”



“好吧,就按你说的办!”



下午,李晓凡带着林志勇飞去了海口。



飞机从申城虹桥机场出发起飞,降落在破落的大英山机场。



从机场出来,在出租车上李晓凡感慨万千,沿路烂尾楼成堆,那一年海南还没从房地产泡沫中走出来。而上一世李晓凡重生前,大英山机场旧址已经变成海口cbd核心区全球贸易之窗,全岛正在加快推进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



1992年的春天,邓爷爷南下后,“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讲话精神已成为整个大陆继续前行的号角。海南建省后,闯海南,淘金去,成为无数内地人的选择。



那曾是一个疯狂的时代!“十万大军下海南,各大财团抢地盘”。海南满大街都是各地口音的炒房炒地者,他们口中吐出一个个惊人的天文数字,数字背后却只是一块不毛之地,或是刚刚挖了个坑的“大厦”。这些天文数字还在不断膨胀,直到演变成一个令其原形毕露的词汇:海南地产泡沫!



1993年,宏观调控一出手,海南留下了遍布全省的“烂尾楼”。海南的房地产热突然来了个大刹车:大量资金沉淀了,一大批被套牢的人和企业叫苦不迭,悔之不及……



晚上李晓凡带着林志勇入住的是海口最气派的“望海楼”。海南望海国际大酒店于八十年代末按照三星级标准全面装修改造而成,当时成为当时海南岛档次最高、名声远扬的涉外旅游饭店之一,不久又赶上了19年海南建省办大特区的历史机遇,十万人才过海峡,“望海楼”成为成千上万闯海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李晓凡前世来曾住过几次,重生前“望海楼”已经被拆除了。



现在的望海楼,大堂依旧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归新加坡1995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咸泥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咸泥螺并收藏重归新加坡1995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