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国王身为千古一帝,他的道心,中心思想就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



无为即不妄作为,需遵循客观规律而为。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大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的指导下取得。



苏晓宁立即通过系统,总结出历史上自古以来无为而治的实际案例。



他也想做一个像比特国王这样的大修士,不仅仅为了自己而飞升。



“举国飞升”



就是上古修士的理想标准。



历史浩瀚,遵循黄老之术者昌,反之则亡。



秦,推崇法家,不遵黄老,



亡!



舜,无为而治。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战国七雄齐威王,尊黄老之术,成就霸业,尊为“东帝”。



西汉文景之治,推崇无为而治。



东汉汉武帝独尊儒术,废民生,穷兵黩武,春秋断狱,国将亡。



汉武帝下罪己诏: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这是知错就改,回归无为而治。



最值得一提的是,



盛唐也推崇无为而治,垂拱天下。



唐太宗曾谈其治国体会: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君无为则人乐,



君多欲则人苦。”



唐朝是自始至终尊老奉道的王朝。



唐朝帝王对老子尊称有加,自称自己是老子的后裔,尊老子为圣祖,确定了道教为国教,并诏示天下,以抬高唐宗室的地位。



唐玄宗是唐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45年,对老子及道教的尊崇达到了顶峰。



唐玄宗说老子是“万教之祖,号日玄元,东训尼父,西化金仙”。



把老子列在孔子和释迦牟尼之上,道教在儒、佛之上。



明太祖是历史上第四位注释《道德经》的皇帝之一。



放牛娃出身的明太祖要亲自注释《道德经》,可见明太祖对道家理论的重视程度。



朱元璋阐述了他对“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解:



“道治天下,专其志而守之,所守在心,所为居衷,无形无影,乃道常存,即是无为无不为。”



同时大力倡导“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



“君子之持身行事,国王治国以陈纲纪,岂无知而无为?



在动以时而举必善,君子可以利人,国王可以利万物,即爱民治国者也。”



明太祖从叫花子到皇帝,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最同情平民百姓。



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开局抓到一瓶成神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毛缺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毛缺久并收藏开局抓到一瓶成神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