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5 战力陡升
/>
而且炮塔的下面就是炮塔自带的弹药仓,里面装备又620发炮弹,还有160发炮射地狱火导弹。
没错,就是装了这么多。
因为当初设计这门炮的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船上的一些不必要的武器。
比如减少导弹的携带量,毕竟导弹实在太费钱了。
只要电磁炮做得好,那这炮完全可以替代一些就进程导弹的作用。
比如进程对地攻击,或者防空,反潜,都可以靠这门炮来完成作战任务。
所以当初在这几这艘船的时候,鹰军是强行让设计师,在舰首方向保留了两门炮的空间。
以方便,日后的改装。
最开始电磁炮没研发成功的时候,就用传统的155舰炮来替代的。
不过现在这艘船上只装了一门电磁炮,显然是考虑到供能不足的问题,所以没有强行上两门炮。
如果上两门的话,到时候可能就一门都用不了了。
陆远考察完了炮塔,也没有手软,直接就把整门炮,连带着弹药仓全部收入了囊中。
并且直接使用了移动长城里的合成炉,花了五十万晶核,直接把这门炮合成了移动炮台。
收好了这门炮,陆远又直奔这船的最上层的驾驶舱。
这里是舰长工作的地方,不光可以在这里指挥舰船行驶,还能指挥作战。
陆远来到了驾驶舱里,这里早就已经空无一人了。
不过他也不关心这些,而是通过爬梯,直接来到了驾驶舱的屋顶。
之所以上来,就是冲着上面的雷达来的。
毕竟有了这具雷达,他的炮台火控系统才算完整。
而且这雷达可以和他的阿帕奇自带的长弓雷达相融合,这样就能扫描的更远。
而且能有更加精准的指挥作战能力。
拆了雷达,又花了一笔钱直接融合。
陆远口袋里的晶核,也算是花的差不多了。
不过陆远却觉得这钱花的太值了,有了这两样,他作战能力,直接就上了一个档次。
今后他可就不光有空中远程打击能力了,在地面他一样具备了远程打击能力。
此前他的mv3上虽然装了105炮,那那门炮是从坦克上拆下来的。
那炮和正规大炮比起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
因为那是一门滑膛炮!
现在全世界的主战坦克的主炮,几乎都是滑膛炮,而不是线膛炮。
之所以要捡起滑膛炮来用,是因为坦克的主要敌人就是坦克,或者坚固的工事。
而要对付这样的敌人,对炮的要求就是射速要快。
这样线膛炮就不符合要求了,反而是没有膛线的滑膛炮,更符合这样的要求。
可以发射更快的弹丸,就具备了更强的穿甲能力。
可是穿甲能力强了,这射程就成了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而且炮塔的下面就是炮塔自带的弹药仓,里面装备又620发炮弹,还有160发炮射地狱火导弹。
没错,就是装了这么多。
因为当初设计这门炮的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船上的一些不必要的武器。
比如减少导弹的携带量,毕竟导弹实在太费钱了。
只要电磁炮做得好,那这炮完全可以替代一些就进程导弹的作用。
比如进程对地攻击,或者防空,反潜,都可以靠这门炮来完成作战任务。
所以当初在这几这艘船的时候,鹰军是强行让设计师,在舰首方向保留了两门炮的空间。
以方便,日后的改装。
最开始电磁炮没研发成功的时候,就用传统的155舰炮来替代的。
不过现在这艘船上只装了一门电磁炮,显然是考虑到供能不足的问题,所以没有强行上两门炮。
如果上两门的话,到时候可能就一门都用不了了。
陆远考察完了炮塔,也没有手软,直接就把整门炮,连带着弹药仓全部收入了囊中。
并且直接使用了移动长城里的合成炉,花了五十万晶核,直接把这门炮合成了移动炮台。
收好了这门炮,陆远又直奔这船的最上层的驾驶舱。
这里是舰长工作的地方,不光可以在这里指挥舰船行驶,还能指挥作战。
陆远来到了驾驶舱里,这里早就已经空无一人了。
不过他也不关心这些,而是通过爬梯,直接来到了驾驶舱的屋顶。
之所以上来,就是冲着上面的雷达来的。
毕竟有了这具雷达,他的炮台火控系统才算完整。
而且这雷达可以和他的阿帕奇自带的长弓雷达相融合,这样就能扫描的更远。
而且能有更加精准的指挥作战能力。
拆了雷达,又花了一笔钱直接融合。
陆远口袋里的晶核,也算是花的差不多了。
不过陆远却觉得这钱花的太值了,有了这两样,他作战能力,直接就上了一个档次。
今后他可就不光有空中远程打击能力了,在地面他一样具备了远程打击能力。
此前他的mv3上虽然装了105炮,那那门炮是从坦克上拆下来的。
那炮和正规大炮比起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
因为那是一门滑膛炮!
现在全世界的主战坦克的主炮,几乎都是滑膛炮,而不是线膛炮。
之所以要捡起滑膛炮来用,是因为坦克的主要敌人就是坦克,或者坚固的工事。
而要对付这样的敌人,对炮的要求就是射速要快。
这样线膛炮就不符合要求了,反而是没有膛线的滑膛炮,更符合这样的要求。
可以发射更快的弹丸,就具备了更强的穿甲能力。
可是穿甲能力强了,这射程就成了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