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花外婆说:“又跑几十里路来一回。”
之后,院子里随着太阳升起,左家院里变得更热闹。
朱老三媳妇李氏回来了,自从出事,李氏和兰草一直在老左家帮忙酿酒干活。她们俩属于哪里需要去哪里,做个饭洗个衣裳帮忙酿酒时弄个酒糟了。
今日李氏是起大早上山,去小豆家后园子将菜划拉划拉背下山,小豆和四弟妹小稻都怀有身孕,一般远道都是李氏去忙。
小稻招呼道:“三嫂,快进屋洗手吃饭。”
李氏摆摆手:“吃啥饭啊?快接过这菜。我咋瞧着你二嫂已经到了?那些人是不是他们?”
游寒村村口,朱老二孙氏带着她娘家哥哥们推车来了。
来干啥呢。
送酿酒的粮食。
朱老爷子知道府城那里支起个铺子,听说还什么预定酒?总之,等着出酒挣钱呢,急忙将家里那二十多亩地收上来的粮食划拉划拉让二孙媳找人送到老左家。
只留下自己俩月吃的粮食。
先别管入冬老朱家人吃啥,那头要是卖的好,挣到银钱咋都能活。更何况还有左家早就给过来的几十两银钱。
嗯那,卖完人参就给了。
所以朱老爷子心里有底,只是有些着急上火,城里那铺子开门一天就是一天钱,那叫府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如若每日不卖酒,这不等于银钱白白打水漂?酿酒要抓紧些。
而自从朱兴德靠一己之力不让朱老二休掉孙氏,孙氏早没了以前和小稻之间爱比较的心思。认为亲大伯哥和亲小叔子就是个屁,她这三嫂往后只认朱兴德是亲小叔子。
毕竟关键时刻,只有朱兴德念旧情拿她当二嫂,那俩亲的居然不做好豆腐还捅咕要朱老二休掉她,那就别怪她往后只实心实意对待朱兴德两口子。看着吧,她还打算让朱老二往后和亲哥俩离心,以后只准和朱兴德走动。
这不嘛,孙氏眼下对老左家那是热热乎乎的心思:
“四弟妹啊,这些粮食够不够。听爷说,要是酿那种好酒,咱家这种被雨浇过的粮食,够呛能全用。要是不够的话?”
孙氏琢磨,实在不行,她今早已经和娘家那面透过话,稍稍提了两句,能不能从她娘家那面先赊粮食。可银钱这事儿,最好还是要说清楚,赊多久,按啥价给。
“四弟妹,不是二嫂小心眼。二嫂这人有啥说啥,我娘家的粮食不错,且还没卖,但那是我娘家的,我一个出嫁的总要在拉走那些粮食给句准话儿,啥时候给钱不是?”
小稻趁着孙氏喝口水的功夫,也没将话说死,谁知道往后随着卖酒还需要多少粮食,先笑着说句让二嫂费心,确实是那么回事儿,真赊粮食定会说清楚,但眼下还不着急。
“不是说,来信儿了,那头催着呢嘛?”
“是催了,听说甜水她爹都回来了,就是还没回家。是粮食吧,打算先拉罗家的,我外婆今日就去。”
小稻说的没错。
秀花攥着罗婆子家的钥匙,打算今儿随孙家兄弟们以及左里正的俩儿子赶车去趟老罗家。
趁罗婆子在县里医馆晕菜,说不了废话的时候,先将老罗家粮食搬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