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挂在马镫上,就能把身子藏在马肚子底下,当然,同样是在战马奔驰的时候。



阿布不允许这些孩子平日里多用马具,他规定的很死,只要这些孩子带着马离开了藏马谷,就要卸掉马具。



通过对比,阿布已经很了解这些马具对骑兵的帮助了。



云川现在可以骑乘的坐骑很多,比如野牛,比如那头刚刚长大的野象,当然,也有小红马,如果硬要把夸父的板车算上,云川就有四种出行工具可以选择了。



不过,大部分的时间里,云川还是最喜欢骑野牛,这家伙的脊背宽大,最近不知道跟谁学会了平稳的走路,所以,躺在野牛背上看着蓝天白云的时候,是云川很享受的一个时光。



变化永远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如果把时间拉长,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就该是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云川部的土地在阿布的安排下,已经按照家庭分配到了每一家,每一家在耕种收获之后,需要拿出五成的粮食来交给部族。



在这一点上云川没有后退,土地必须按照家庭分发,没有成家的,就只能替部族劳作,最终获取报酬来谋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家庭这个观念迅速的推广开来,让部族变成由一个个小的家庭组成的集合体。



至于索取五成的收获是有原因的,一来,种子属于部族分发,二来,大牲畜属于部族集体所有——也就是属于云川所有,第三,就是因为部族还需要供养军队以及一些管理人员。



云川部的土地很多,即便是这样,他还鼓励部族人们自己开垦新的土地,开垦出来的新土地,一年只需要上缴两成的收成就可以了。



以前,云川部的生产力来自于大家对饿肚子的恐惧,后来,过了很多年的平安富足的日子之后,这种恐惧就消失了。



尤其是当族人发现,自己部族拥有了很多奴隶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就觉得应该是奴隶下田耕作,他们就应该歇着。



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云川将土地分给了族人,并且告诉族人,“不耕者,不得食,不织者,不得衣”。



至此,云川部坚持了很多年的分配制度,就此消亡。



今年的稻谷收割之后,云川部的原始版的分田到户将会正式施行。



阿布执拗的给云川留下了一万亩的王田,并且确定,王田将会由归化的奴隶们来耕种。



同时,部族所有作坊,市场产出都将汇集到云川这里,再由云川按照族人的努力程度,再下发给各个作坊以及市场管理的人手里。



云川也强行给阿布也划分了五百亩的“公田,”由于阿布需要管理整个部族,一定没有时间耕种,所以,他的公田将会由族人们共同帮他耕种。



除此之外,阿布每年还将获得五百斤米,五百斤麦子,一百斤杂粮,以及一头猪,三只羊,十二只鸡的酬劳。



夸父不喜欢耕田,喜欢打铁,所以,阿布就在部族冶铁作坊外边,给夸父单独修建了一个新的,小的打铁作坊,并且每年需要给夸父提供一千斤米,一千斤麦子,五百斤杂粮,三头猪,六只羊,三十只鸡的酬劳。



且有分配本部族收获的权力。



睚眦,赤陵的酬劳与夸父持平,并且他们还有分配本部族收获的权力,总体算下来,他们的收获可能要高于夸父,毕竟,夸父族人的食量实在是太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不是野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孑与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孑与2并收藏我不是野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