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内阁。



徐溥等人都从不同的渠道得知了张延龄要回京师的事,这天在确证是皇帝暗地召张延龄回来后,他们感觉到京师中将会有一场令他们可以旁观的争锋。



“……近来李广在京师中,的确是有些胡作非为了,没人制衡于他,却是连皇宫出了事,他都可以逃脱罪责。”



徐溥有资格如此评价。



但旁边的李东阳、谢迁和刘健,似想提的是,正是因为文官对李广缺乏这种以暴制暴的制约,才让李广这么嚣张的。



刘健道:“陛下才调建昌伯出京没多久,这就要召回来,是不是……太过草率?”



李东阳轻叹道:“白羊口和虎峪口之战后,也该想到,此人在朝可以凌驾于文臣之上,并非皇帝纵容之结果,若真有能力来以邪制恶,那有何不可呢?”



张延龄是邪,而李广是恶。



听起来差不多,但文官需要的是守秩序的人,李广是一点秩序都不遵守的,可至少在张延龄身上,有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气质,让文臣还是逐渐可以接受的。



虽然表面再敌对,可始终张延龄还是能为朝廷做事的,他又没贪赃枉法,只因为道不同,你可以不与他往来,但若是要说此等人不适合朝廷……那就未免太过于主观。



徐溥点头,他似也同意李东阳所说的这一点。



“宾之,你草拟一份奏疏,请陛下核查过去两年的内府的账目……”徐溥突然说道。



谢迁笑着问道:“这是作何?”



李东阳道:“乃是釜底抽薪,李广虽不执掌内府的开销,但朝内对他的进贡颇多,内府的账目必定不清不楚,这算是间接帮建昌伯一把,让他回来后有事做……也免得让他来干涉到朝中其他的事务。”



你张延龄不是要回京师了吗?那就给你找点事情做!查账怎么样?



内阁的人正是察觉到李广跟内府的亏空有关,之前各种举报没什么效用,但现在皇帝也有意要让李广跟张延龄之间来一次正面对决,那我们就给张延龄创造一个机会。



也给皇帝一个说辞,让张延龄的归来更加合情合理。



……



……



说是张延龄要回京师。



但张延龄人在哪,走到何处,几时到京师,别说是朝中人不知,就连张家人对此也并不知晓,甚至张鹤龄还入宫找张皇后问询,由病榻上的张皇后问了朱祐樘,仍旧没得到答案。



不知道的,还以为张延龄北上这一途,是在游山玩水。



其实张延龄真的是在“游山玩水”。



走得不快。



对他有歹心的人,定以为他会秘密从某个渠道赶到京师,既然你张延龄身边没多少护卫力量,那我们还不下手把你给宰了?



在政治斗争中,没有什么原则可讲,你回到京师威胁到一些人的前途,甚至威胁到人家的身家性命,凭什么认为别人就要甘心等死?不能主动出手?



有能力出手而坐以待毙,这种事大概也没人会做。



张延龄身边有美女,还有商队,到了某地还可以观察一下各地的风土人情,走走看看,领略一下大明的大好河山,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