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诿的最高境界,就是实话实说。



徐溥深谙这一点,在皇帝面前找客观理由那是不行的,就直说,这事我实在是管不了,不如就安排我去赈灾,我能给你办好,但若是问我拆不拆……对不起,我不懂,不敢发表意见。



朱祐樘算是彻底领教了这群大臣的“高明”。



连他这个皇帝都开诚布公了,反而是这些大臣在耍滑,避重就轻就是不跟他谈及毓秀亭的事。



李荣深知皇帝的心思,道:“若是现在去问询江南的建昌伯,最快也要四五天才能把消息传回来,若是这几天再出事的话……”



说到这里,他越不敢多言了。



要是再发生地动。



那可就热闹了。



但历史所记录的,弘治九年,顺天府也就这两次大的地震,下一次……就是到弘治十年,而且就算到弘治十年,那次的地震也并不厉害。



朱祐樘道:“此事……再说吧。”



连你们大臣都不想跟朕探讨问题,那朕也只能学你们一样推诿了。



反正朕要去保李广,你们能奈何朕不成?



但还是那个令他纠结的问题,这毓秀亭的问题……



“诸位卿家,还有旁的事吗?”朱祐樘看起来,已经没心思朝议了。



李东阳继续道:“有关赈灾之事……”



“赈灾有你们,朕并不担心,只等赈灾结束之后再一并上报吧。”朱祐樘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本来心情就不佳,一清早就被祖母责难,现在又被一群大臣敷衍,让他感觉到自己这个皇帝难当。



本来还指望由张鹤龄出来缓解一下,然后张鹤龄直接……没来?



朱祐樘难免会想起张延龄在朝的时候,虽然张延龄没一句正经的,但最后都是能把事给完成,而且有他在的话,朱祐樘会从心底感觉到一种安定。



那是身为能臣应有的素质,就是能为皇帝分忧。



……



……



朝议解散。



众大臣自我感觉良好,毓秀亭拆或者不拆,到最后也没谈出个正经的答案。



但这恰恰正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非要拆,这种事皇帝肯定心里不情愿,回头还是要闹情绪,再者不给李广继续“现眼”的机会?这种事要么由皇帝亲自定,要么去问张延龄和李广两个始作俑者,问我们大臣……我们大臣还非要掺和,吃饱了撑的还是怎么着?



“这么下去,看起来也不太好。”



刘健在朝议结束之后,是内阁四名大臣中,意见最大的那个。



当文官的居然这么推诿敷衍,把一件本来很好定的事,弄到悬而未决,文官不是在为朝廷解决问题了,反而是在给朝廷制造问题。



他的话,其实也是直接说给徐溥听的,要不是你老徐在那搅浑水,别人也不至于跟着一起搅。



谢迁笑道:“得过且过吧。”



这意思是,事情都过了,咱别去计较已发生的,往前看。



正在此时,又是屠滽带人过来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