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你们跑也来得及,但朕坐着要起来再跑……怕是腿脚不利索。



……



……



朝议开始。



上来就是户部尚书周经在上报赈灾的事项,而当天顺天府尹张玉也在。



赈灾方面,二人一个算是正指挥一个是副指挥,二人通力协作,已将京城的主要灾民做了安置。



“陛下,此番房屋受损主要是在崇文门一代的旧屋,很多旧屋都年久失修,早的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至于河道等处也有多处损毁,正在布置人手加紧抢修……”



周经上报时也很仔细,尽量挑重点又要把该说的都不漏。



但皇帝显然不喜欢听详细的救灾过程。



皇帝忍了几次,终于还是忍不住打了哈欠。



这说明他自己也没休息好。



等周经上报完毕之后,往后退了几步。



在午门召开朝议,有一点不好的,就是在空旷地进行,君臣之间必须要拉近距离,否则彼此说的都听不到,尤其是像现在这样进入到冬月,大早晨还刮着西北风的时候,更需要如此。



“工部!”



就在众人等了半晌,不见朱祐樘有表示,还以为皇帝已经睡着时,一旁的李荣突然大声喊了一声。



原来是朱祐樘刚才已经做了表示,只是皇帝在下风向,喊话声没人听到,等了半天不见工部回应,只能由李荣大声喊出来。



新任的工部尚书徐贯走出来,恭敬道:“臣在。”



工部换了新部堂。



没办法,刘璋做事能力是可以,但就是脾气太大,再加上刘璋跟张延龄有过节,以及之前工部账目的核算方面刘璋出了问题,所以刘璋跟通政使元守直一起……被打发回老家。



不过有一点好的是,二人都是主动乞老归田,保留了最后的颜面。



在弘治朝,君臣的关系保持还算不错。



徐贯现在已执掌工部。



“往前来几步。”



朱祐樘怕徐贯听不清楚,招呼让徐贯往前走走。



徐贯依言往前走。



到了距离朱祐樘不到两丈远的地方,才停下来。



“万岁山上的毓秀亭,是不是该停工了?”



本来谁都以为皇帝是要问赈灾的情况,谁知朱祐樘的着重点并不在此,皇帝居然主动过问起万岁山那座可能坏了大明龙脉的亭子?!



陛下,您眼界很高啊。



可这问题……



让徐贯怎么回答?



“陛下!”徐溥本来就站在最前面,闻言走出来道,“万岁山毓秀亭的修建,未必会跟眼下顺天府的地动有关系,若只是以一时的地动而论得失,只怕不妥。”



“嗯?”



朱祐樘好奇打量着徐溥。



这是你徐溥该说的话?



听你这意思,好像是不打算追究李广的责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