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迁笑道:“好在那个建昌伯,要到南方,否则的话……哈哈。”



很多道理,都是通过谢迁这么言笑之间说出来的。



如果张延龄不走的话,或许皇帝就已经要准备出兵了,但因张延龄跟李广之间产生较大的冲突怨怼,张延龄这一走的话……



张延龄出仕江南,先把自己打发出京师官场,给文官减少了压力,同时临走之前还把李广给攻讦一番,帮文官做了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顺带还让皇帝在西北用兵的心有所收敛……对我们文臣简直是一举多得。



李东阳皱眉道:“几件事的发生,也过于凑巧,是否会有人有意安排?”



之前还没仔细去想,现在想来,张延龄往江南去这个时间点,简直是切入到恰到好处的地步。



如果说这是有人有心设计……



刘健道:“难道指望那外戚会对大明做有益之事?不过是他在京师中已走到穷途末路罢了……”



刘健脾气还是太暴了,他不愿意承认张延龄的走背后有缘由,宁可相信张延龄只是被他们挤兑走的,不承认张延龄做出的事对大明有任何的助益。



“不过成国公这一脉,陛下有意不用,也不知在江南……”徐溥若有所思。



在他们的设想中,成国公袭爵应该是非常稳的,就算朱辅袭爵之后不会马上就任南京守备,也不至于到西北苦寒之地去任差,皇帝这么安排要教训武勋的意思太过于明显。



李东阳道:“这恰说明陛下有在西北用兵之意,否则如何解释呢?”



徐溥一怔。



若按李东阳的说法,那把朱辅安排到榆林卫,就不是一种惩罚,而是一种“器重”。



朕准备在西北大施拳脚,把你安排在要害职位上,既是对你的器重,也是你立功报国的机会,你怎能不感恩呢?



谢迁又是笑呵呵道:“这跟英国公半年来各处环节打点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看来还是有文章啊。”



英国公照理说是武勋之中最能把握朝廷军事走向的人。



但显然这次他不是关键人物。



张懋甚至被皇帝杯葛了。



朱辅走的一步错棋,就是跟张懋走太近。



就在他们商量一个看似没有结果的议题时,门口萧敬的声音传来:“几位阁老。”



几人马上收拾心情迎出去。



简单见礼之后,萧敬道:“是这样,有西北军情的奏疏几份,陛下有言道,如今关防各处应该收紧,明年之前不宜有用兵的迹象,只要守住边陲,一切都淡然开春便好,再有主战的奏疏一并驳回便可,票拟时无须再有推诿和敷衍之意。”



萧敬是来做工作指导的。



这是告诉内阁四位阁臣。



再有涉及到西北用兵的建议等,你们在票拟时直接驳回便可,意思是开春之前不再用兵。



想想也是。



皇帝要出兵,必然要倚重于张延龄,谁让张延龄是弘治以来大明取得军功最高的将帅?连他都被调去江南了,皇帝还要在西北用兵……岂不是铤而走险?



而且张延龄走之前,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