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解决了,钱粮调运也需要时日,等这些钱粮都征调到了边疆,修筑城墙保卫秋粮的时间也早就过了,今年修不修城关意义也不大。



不是你们文官说的,西北修筑城墙刻不容缓?



难道让征调的力夫饿着肚子去修城墙?就算人可以自带粮食,可修筑城墙的砖瓦从何而来?木料从何调运?



“陛下……”刘健又要提议,这次却被李东阳给阻拦。



李东阳阻拦之意太过于明显,连朱祐樘都看到了。



朱祐樘问道:“李阁老,你有话要说吗?”



李东阳走出来,恭敬道:“陛下,臣只想问,此计乃出自于何人?”



不讨论计策是否可行,直接问此计是何人所出,其实在场很多人都预料到,这多半又是张延龄的手笔,昨日皇帝召张延龄入宫的事也不是秘密,随即皇帝就在朝堂上如此坚定来改革盐政,事情有那么凑巧的?



朱祐樘道:“乃是各地所奏报……以及朕所念……当然……建昌伯的建议也很重要。”



果然。



众大臣那叫一个恼恨。



但没办法,谁让张延龄的提议既能解决用度问题,还能让西北马上就开工,简直是一举多得。



只是破坏了大明盐政……



不走寻常路。



朱祐樘道:“诸位卿家,之前朕就提出过想让建昌伯出来主持西北修筑城塞之事,他刚从西北回来,对于地方上的事务也很是了解,况且他还是户部侍郎,由他来处置此事应该没人反对吧?”



没人应答。



“如今他所提出的建议,也只是权宜之计,朝廷征调盐引和茶引,主要目的也在于修筑关防,功在社稷,并非以他私自牟利所用。”



“诸位卿家也就不必反对了吧。”



朱祐樘算是很诚心跟大臣在商议。



众大臣很多人想出来说话的,但感觉又没底气。



屠滽道:“陛下,建昌伯要筹措钱粮,难道没别的办法了吗?为何不能从旁的入手,一定要从盐政?大明盐政朝令夕改,只怕会引起乱象丛生。”



他的意思是,张延龄你能不能去针对别的,总拿大明的盐政做文章折腾盐政,你就算想祸乱大明朝廷也不能可劲在一个行当上霍霍吧?



朱祐樘道:“之前建昌伯筹措各边镇粮饷亏缺,所用乃是查河工账目,找出朝中巨蠹,可惜这巨蠹不常有,宁藩之事到现在仍查无线索,难道诸位指望他从天变出钱粮来?他之前可是捐赠了不少钱粮入库,诸位可都是看到的,你们也不希望他倾家荡产吧?”



众大臣还是很无语。



为什么在我们眼里,这个宵小的外戚,每次都能把事做到那么伟光正呢?



又是帮朝廷筹措钱粮,甚至不惜拿出家产填补,还在西北打了胜仗立了军功……



感觉难以下口啊。



朱祐樘不耐烦道:“既然诸位卿家没有更好的提议,那此事便如此定了,朕会让建昌伯查各地盐场多余之存盐……再者来年各盐场增加晒盐举措……”



不但要把事交给张延龄,还要遵照张延龄的那一套,继续改变各盐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