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他乖乖把女儿嫁给张延龄当续弦?



当皇帝的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之前是李先生府上的千金,李先生他……为人执拗,就怕这件事……”



“陛下,臣妾觉得用内阁阁老的千金配延龄,也是高抬了内阁阁老,您觉得呢?”



“这……”



朱祐樘又一脸为难。



“若是陛下不愿意,那就当臣妾什么都没说吧。”



张皇后似乎还就看上了李东阳的小闺女李琪。



没办法,谁让李东阳在文坛的名声在那摆着,而且李琪的年岁还不大,听说还聪明乖巧的,还是连衍圣公家都觊觎的名媛千金?



孔家得不到的,我还不赶紧给弟弟安排上?



“好,那朕就试着去找李先生说说。”



要说内阁四位阁老,都是朱祐樘在东宫时的讲官,但要说朱祐樘最为佩服的“先生”,其实还是李东阳。



在于李东阳的谋略,还有李东阳在文人中的风骨,以及李东阳为人处事那精明能干的做派。



只是因为论资排辈的问题,李东阳在内阁中只能名列其三。



朱祐樘还是很怕面对这个曾经的老师,更不想厚着脸皮去跟老师提把其千金嫁给自己名声不太好小舅子这件事的。



……



……



入夜。



京师中一片安静。



在西北官道上,张延龄正亲率四千多兵马,往大同镇的方向赶路。



连夜也在行军。



没有一个士兵喊累的。



之前张延龄的犒赏已经兑现到位,有殉难将士的家属问题,也会在战后得到妥善解决。



将士们见张延龄言出必行,好处都拿到手了,回头还有朝廷进一步的犒赏,那还不赶紧麻溜的干活?



连同后来张甚带来的兵马,也都被这股军功犒赏的热情点燃,都想跟着张延龄到大同甚至是偏头关,再去抢个功劳回来,未来几十年衣食无忧……



“明日就要过大同,我最多跟大同巡抚见一面,跟他再要个几千人马,继续往偏头关走。”



张延龄骑在马上,已经规划好来日见到侯勋之后的应对。



张永笑道:“爵爷,其实您不必往偏头去,听说偏头关的鞑子也都开始撤了,您的威风已经立出来,鞑子都怕了,这场战事差不多结束。”



张延龄侧目打量着张永道:“张公公,你不会又是贪生怕死,不想跟我一起出征了吧?”



“没有,绝无此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永这次也没那么多抱怨,一副“我乃忠臣必定跟你浴血奋战”的态度。



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谁让他跟着张延龄出来监军一趟,获取的战功非他人可比呢?



这要是回了京师……



想想都觉得美。



王守仁道:“战报都已传回到京师,却仍旧不见旨意传来,会不会有何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