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人从乾清宫出来。



刘健显得很担忧道:“为何现在看来,此人还真能在西北做出什么文章不成?以往那么多治军的总制,为何就未曾有这般进取之时?”



连刘健也动摇了。



但也仅仅只是动摇,毕竟他们还是觉得,张延龄不可能取得那般的功劳。



马文升道:“其实还有个消息,说是建昌伯后续在带兵追击鞑靼兵马时,又斩杀数十人……消息尚且未能确定。”



徐溥道:“所以你未对陛下奏明?”



“嗯。”



马文升点点头,却又叹道,“但如此的战报,陛下又怎会不知?”



徐溥皱眉。



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张延龄后续又有战功,但皇帝没当着他们的面说,大概也是因为之前的战功还没有确认,也就懒得说出来,再跟他们做争论。



“这不是好事啊。”周经由衷感慨一句。



徐溥看了看周经。



虽然现在他们没把周经当“自己人”看,但周经的话还是站在文官立场上在说的。



皇帝有事都不跟我们直说了,看起来是皇帝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但其实不也就变相证明皇帝已经不完全信任我们了?



要不是我们非要去争论张延龄的功劳真实性,皇帝何至于有事都不跟我们说呢?



若非马文升提到张延龄后续还有战功,或许这件事我们都不知晓。



“事情太过于……离奇……”刘健道,“若是真被他在西北做出一些事来,那以后……”



又是说话说半截。



没办法。



问题太紧迫。



这比鞑靼犯境还让他们头疼。



若是张延龄真在西北取得大功劳,那以后就不但是户部、盐政、赋税、工部核查这些事会被张延龄插手,以后西北军政怕也会被张延龄逐渐攥在手里。



若是被外戚有了军权……



那才是他们所担心的外戚乱政之始。



周经和马文升同时在打量刘健,眼神都有些古怪。



好似在说。



当初让他去西北的人,好像也是你们吧?当初想的难道就是他去了西北,一定是寸功没有?就没想过他真会取得大功劳的问题?



你们非要推波助澜,让他去到大明朝的要害职位上,就该想到一切后果,而不是现在于此做不必要的感慨。



四人还没走出多远。



但见萧敬和陈宽一前一后正从东华门那边过来,手上好像还拿着盛放紧急军务所用的铅封木匣,往乾清宫方向赶。



徐溥走过去问道:“两位公公,可是有大事发生?”



萧敬只是往这边看一眼,没回话,捧着木匣继续往前走。



陈宽则停下来,跟四人行礼问安。



“陈公公,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