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以前有多少功劳,如何得皇帝的信任,光是虚报战功一条,你就要陷入到万劫不复。
“杀敌二百,荒唐……荒唐啊……”刘璋后知后觉一般,笑着在嘲讽。
众人有眉宇之间带着忧色的,比如说徐琼,显然徐琼并不想看到自己的内侄就这么陨落。
但问题是……
杀敌二百这消息,他也不相信。
周经问道:“若是建昌伯……真的杀敌二百……那该……”
显然周经对张延龄是有几分自信的。
不为别的。
周经见识到张延龄那么多手段,很多都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况且杀敌二百在他看来也没多夸张,是比以前领兵跟鞑子交战的人取得的功劳不在一个层次上,但换了张延龄上,或许他就行呢?
屠滽一脸冷笑道:“即便杀敌二百,怕是也会杀良冒功,这种事在西北屡见不鲜,怕是他被谁戏弄,用了此等恶行也说不定。”
这意思是。
张延龄或许是被谁蛊惑,做出“杀良冒功”的事。
众人正在一脸轻松谈论张延龄“战功”之事,萧敬已经从里面走出来,恭敬道:“诸位臣僚,请到内叙话。”
……
……
朝议开始。
皇帝的脸色似乎也并不是很好。
照理说朱祐樘知道张延龄取得战功,应该高兴,马上就要跟众大臣商议给张延龄请功之事,但皇帝似乎根本就忘了这件事。
上来所谈的几件,都是涉及到河工清账方面的,似乎有意转移在场之人的注意力。
便在此时,李荣进来道:“陛下,兵部尚书已带人进宫。”
“让他过来吧。”
朱祐樘脸色很差劲。
等传令之后,过了很久,马文升才带着兵部一行出现在大殿之内。
“陛下,宣大一线,虎峪口有战报传来。”
马文升做的,就是要去查验张延龄西北军事战报的细节。
这种事,不是张延龄说什么就是什么,兵部需要汇总各方消息。
朱祐樘道:“战况如何?”
马文升道:“宣府右副都御史刘大夏,昨日已奉调,从宣府调动万全都司左卫人马,有三千余,由万全副总兵张甚亲自领兵,往虎峪口一线而去。”
朱祐樘抬起手道:“朕问的不是宣府的情况,今晨不是有战报传来,说是虎峪口之战已有结果?”
马文升被皇帝直接追问,面色还有些迟疑。
他都不知该怎么说。
徐溥道:“边疆如何奏报,便如何跟陛下言明,马部堂不该有所隐瞒。”
这其实就是给马文升施压,让他把张延龄的话原文复述。
马文升行礼道:“回陛下,以户部侍郎、宣大兵马总制建昌伯张延龄所奏,两日前夜,其亲自调配虎峪口驻关兵马,协同京营兵马,从虎峪口土堡出击,夜战于雁门水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