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实力跟鞑靼人一战一般,那虎峪口内到底驻扎了多少人马?”



王守仁想了想,叹道:“一个千户营,不满编……估计壮丁战员在七八百丁的样子。”



张永听了这消息简直想骂人。



“哈哈,张公公是不是觉得,虎峪口内的守军数量还没我们多,所谓的夹击太过于理想化?其实我也是这么想的,但问题是……鞑靼人也不知我们到底有多少人马,互相摸不清楚底细,既然他们还没做好决战虎峪口准备,现在能打起来的机会真不大。”



张延龄说出此话时,面色看起来很轻松。



这次的战事看起来铺展得很大,战线拉得长不说,动静也闹得不小,但双方的实际死伤绝对不超过一百人。



偏头关和白羊口都是在鞑靼人猛攻之下,出现缺口,守军觉得无法防守的情况下主动撤退……



而鞑靼人也是先等大明的守军撤走之后,才发动最后攻势……



大明的边军跟鞑靼人之间似乎都已经形成默契了,为了避免战事的扩大,双方都尽量避免短兵相接。



在之前的具体战报中,显然大明守军的损失更大,在历次的战事中损伤在上百人的样子,而鞑子那边没有具体的战损情况传来。



一些小的捷报,说杀了几个人,因为没有首级佐证,只能被张延龄认为是边军为了保持面子上的好看,做了虚报。



这也是为避免打击边军将士的士气。



……



……



张延龄的人马终于在子夜之前抵达了虎峪口的关口之下。



因为提前已经跟关口内的守军打了招呼,张延龄一行到来时,关门还是打开,迎接了张延龄一行入关城。



虎峪口作为北关的要隘,但其实城墙并没有多高,大概也就四五米的样子,不过北侧守着天险,加上山势的险峻,大概有个十米高度,看起来这里从北侧攻更难。



但若真是鞑靼人已攻破白羊口,一部分人马绕道南侧,来个南北夹击,要攻陷也不是不可能,尤其虎峪口南侧还是有关门的存在,而北侧连门都给封上,从南侧来攻看起来机会更大一些。



迎接张延龄一行的,是派来驻守虎峪口的高山卫指挥佥事、管军掌印千户连昇。



除此之外,还有高阳县派来劳军的县丞李阿四,除此外就只是一些属将和属官。



“为何这么容易就开关迎进城?不应该多验证一番?”



张延龄进城之后,似乎对于关城内这么容易就把他们放行很不满意。



连昇整个人也是懵逼的。



我把你迎进城,我还有错了?



“您是……”连昇尽管不满,还是主动问询张延龄的身份。



张延龄道:“我乃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户部侍郎、总理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张延龄是也……”



张延龄一连串就把自己的官职名说出来,连他自己都觉得太长。



而连昇听了这官职,人都傻眼了。



以他大字不识几个的千户身份,根本听不懂这官职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