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文升道:“即便以快马传驿,一日六百里上,或还能在明日之前将消息传到天成卫,再由天成卫出兵……过于勉强,且建昌伯此时已行至白羊口左近,进退难以调度,或可令其进天成卫城。”



马文升还算是负责任的。



既然知道皇帝是不想让张延龄有事,那就只探讨能不能在张延龄可能遭遇鞑靼人之前,尽可能确保张延龄的安全。



徐溥提醒道:“陛下,如此做似乎并不值当,或还会令白羊口周遭卫城有危险,不如……”



“徐阁老,之前不是你说的,若是建昌伯此番遭遇变故,或会倾覆?难道那时就值当了?”



朱祐樘用徐溥的话,去反驳了徐溥。



你自己说的,张延龄全军覆没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现在朕只是想办法避免此等事的发生,你又说不值当去提醒,总之你是想让张延龄去死呗?



徐溥听出皇帝言语中有怪责之意,一时也说不下去。



“马上着都督府传令,令天成卫和高山卫人马出击,保证从宣府到大同官道太平,再听令于建昌伯,若遇建昌伯与他一同进卫城。”



朱祐樘不由分说,反正他只在乎张延龄的生死。



好不容易把小舅子栽培起来,小舅子还表明自己不懂军事,只是为成就他主战的思想,被文官推波助澜去了西北,再死在西北,那他觉得对不起小舅子,更不希望失去张延龄这个人才。



“马上去做,一刻不得耽搁,剩下的事等建昌伯进了卫城之后再说……”



朱祐樘现在根本不关心白羊口失守与否的问题,好像他的眼睛里只有张延龄的安危。



这自然会让文官很不满。



但现在又没人说什么。



毕竟连文官之首的徐溥也说了,张延龄全军覆没的话,那就成了大明朝最大的事。



……



……



就在朝堂为争论张延龄继续西进的事,争得不可开交时。



此时的张延龄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已愈发靠近白羊口。



“这一路上,好像也没见有鞑靼人路过的迹象,难道是我的错觉吗?”张延龄此时也不再乘坐马车,马车的车厢被他留在了宣府。



从宣府出发,有部分的辎重并没有带。



显然张延龄也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好走,他重点所带的自然是神机营的火器,还有更多的弓弩等,为的就是若在野外遇到鞑靼人,还有一战的实力。



王守仁跳下马,在路边一处车辙前仔细看了看,道:“好像是商队的痕迹,说明这两日还有商队经过。”



张永道:“两位祖宗,咱还是赶紧走吧,若真遇到鞑子,一人身上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张延龄笑了笑。



他看着不远处看过来的宋明顺等人,此时正带着费解。



因为鞑靼攻破白羊口的事未对军中人说,他们只当现在只是完成护送张延龄去大同的任务,并不知其实现在路上随时都可能会遭遇鞑靼人。



王守仁没有理会张永的话,抬头看了看前路,道:“我们一直在沿着雁门水的北岸走,此时折道向西南,不出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