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1305914">



张延龄要往西北去。



短则经月,长则半年,总算是可以让朝中这些大佬们轻省一段时间,短时间内不用担心朝堂上有人跟他们针锋相对去激辩,以后朝中大小事务也不用担心外戚会插手……



若是张延龄再死在西北,简直不要太完美。



结果第二天一清早,居然在奉天殿朝议时,又见到张鹤龄!?



老二要走,老大来……



张家兄弟这是要腾飞。



来就来吧,这个老大跟老二的水平明显也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个容易对付。



“……陛下,建昌伯既要启程前往宣大督战,那之前他借户部的两万大引盐引,也当如数归还,不能再有所拖延……”



朝堂上,众大臣所在意的焦点,已经不是张延龄当不当宣大总制的问题,当巡抚还是当总制,差别也没那么大,总归朝廷是要调遣他去领兵,在朝堂上争职位上的高低好像并无意义,还是探讨归还盐引比较实际。



不能让这小子把那两万引盐引带进棺材里,这小子不会是想借着往西北去领兵,故意赖账吧?



张鹤龄一脸不屑道:“又没说不还,急什么?人还没走,就开始给找麻烦了……”



张鹤龄说话的声音是不太大,但在场的人还是能听到的。



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张延龄说出来的,连腔调都是那么相似。



朱祐樘道:“寿宁侯,你在说何?”



张鹤龄走上前两步,行礼道:“陛下,臣是说,臣的二弟今天上午才动身,现在人还没出城,这群人就开始找臣二弟的麻烦,实在是太不仁义。”



徐溥走出来,正色道:“寿宁侯,你弟弟归还户部盐引,本来就是朝堂商议好的,不能因为他要去宣大治军而置之不理,更何况他此去颇耗时日,还是提前把户部盐引厘算清楚为好。”



朱祐樘道:“朕的意思,寿宁侯……今天你怎么敢在朝堂说话了?”



张鹤龄一怔。



连众大臣都有所不解。



徐溥等人稍微反应了一下,似乎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以前张延龄水平在那摆着,张鹤龄就是个棒槌,也曾跟张鹤龄朝堂争论过,发现此人的水平不是一般的低,根本没资格与他们相争,是谁给了他勇气,居然敢跟他二弟一样,与我们朝堂争锋?



难怪陛下对你有怀疑,连我们也觉得你哪根筋不对。



张鹤龄迟疑了一下才道:“是这样,我弟弟说了,在他不在京师这段时间,若是我有机会到朝堂上来,不需要怯场,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行了,免得被人以为我们张家兄弟还分彼此,我们兄弟同气连枝!”



好一个同气连枝。



所有人都在这样想,甚至包括朱祐樘。



张延龄走了,居然还把他的政治资源留给了张鹤龄?这算是对张鹤龄耳提面命一番?让你大哥以后跟我们朝堂争锋吗?你大哥有多少水平,我们不知道,你心里不清楚?



“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