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祐樘果然无法应答。



张延龄走出来圆场道:“屠尚书不必追问,打人乃是我一人行为,与陛下无关。”



“那你就是承认,不跟陛下奏禀,自行殴打同僚,并想将打人的事归到查案上,以此来逃脱罪行?你不能因做一件事有功,而怙恶不悛,朝廷也不能对此不管不问。”屠滽在情理上似乎占了上风,底气很足。



张延龄摊摊手道:“陛下之前罚我禁足,并让我去翰苑修习,难道不是已惩罚过?”



屠滽心中舒口气。



终于让张延龄承认,打人的事跟查案没有关联,这才是致胜的关键。



旁边的大臣也在佩服屠滽。



怪不得人家能做吏部尚书,果然还是有一手的,这不利用皇帝不能承认打臣子的事是自己所吩咐,就逼张延龄主动出来认罪。



这种辩论的技巧就很得要领,终于不再是我们于朝堂上被张延龄牵着鼻子走的时候。



“但是呢……”



张延龄在屠滽还没等继续逼问时,主动补充道,“打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元凶出来,否则菊潭郡主怎可能会放心出来跟李士实的人接头?并被萧公公和我兄长逮了个正着呢?”



张延龄变相还是在说,打人就是为了查案。



但因有屠滽之前的话做铺垫,现在张延龄在道理上是处于下风的。



屠滽马上把气势提起来,声音也提高:“你凭什么认为,菊潭郡主和她的仪宾,会因为你打人,就会麻痹大意?这跟她是否出来接手贼赃有何关联?”



说到这里,很多大臣也在附和。



为了提高气势先声夺人,很多御史言官都出来给屠滽撑场面。



却不知,这一切都在张延龄算计中。



张延龄先不去回答,反而看了看朱祐樘的反应。



此时的朱祐樘脸色阴沉。



因为在来的路上,张延龄就在朱祐樘面前分析,这群大臣可不会因为他立了一个功劳就把之前打人的事揭过,哪怕打人真的是为了查案,他们还是会百般挑刺,就是因为他是外戚而不容于文臣。



朱祐樘心想:“还是被延龄给说中,有多大的功劳,他们还是会对一件小事揪住不放,党同伐异。”



张延龄明白,自己容不容于文臣都不重要。



就算自己再低声下气,文臣也不会高看他一眼。



最重要的,当然是获得皇帝的信任,让皇帝明白这群文臣的小肚鸡肠,让皇帝知道朝廷没了他张延龄不行,如此皇帝才不会因为他已经把事做完而卸磨杀驴。



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兔死狗烹”的问题。



当皇帝的,岂能一点权术都没有?



随着他做事越来越大,功劳越来越多,皇帝自然就会防备起来。



可这群文臣恰恰就没明白过来这一点,此时应该捧着他张延龄才是最佳方案,这样就会让皇帝产生警惕,皇帝自然就会对张延龄冷落。



但以那群文臣为人处世高傲的性格,还有之前张延龄不断去激他们,他们会去捧张延龄就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