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二人身上赖。



人证物证都有,二人百口莫辩。



而查出来第一批的亏空,以地方上上报就有接近四万两银子,说是还在查,意思是后面再查出亏空,还能再往二人身上赖,现在只是报了一个大致的数字过来,连详细的账目都还没送到京师,至于两个犯事的官员也暂时被山东地方收押,不会送到京城来。



张延龄知道。



若是强行上奏,让皇帝下旨把林元甫和徐杰押送京师的话,估计半路上二人必定会遭遇“意外”。



既然山东地方做好了牺牲二人保全局的准备,怎可能把活口送到京师,让朝廷有机会查清楚?



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的。



“最后就算案子能厘清,怕是人也救不回来,京师我可以为所欲为,那是因为朝廷这些文官都讲规矩,不会搞栽赃诬陷和杀人灭口那一套。”



“但牵扯到地方事务,那些地头蛇手段可就多了,有力使不出!”



……



……



张延龄一夜没睡。



到翌日上午,张延龄只是把奏疏让人送到宫里去,他稍微补了个觉,让人把账目以阿拉伯数字整理后,下午起来接着查看。



结果还没到中午,沈禄就来拜访他。



“姑父,我话也挑明了吧,昨夜我看了山东账目,林元甫说他对山东账目不知情是不可能的,地方上真要以他来当替罪羊,就算是朝廷出面,事也难有转机!”



“除非是……也罢!”



张延龄说到这里,没往下说。



沈禄急道:“延龄,其实我回去后也想过,就算朝廷下旨把人送到京城也没那么容易,你还是有主意的是吧?”



沈禄也不是蠢人,再者林家也会琢磨此案。



张延龄要帮,能怎么帮?



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林元甫和徐杰传到京师来,但山东地方上既然摆明是栽赃,怎可能会让二人到京师?有朝廷旨意,架不住人家会用杀人灭口这套,若人真死了,那案情真没法查清出了。



现在林元甫和徐杰之所以还没有“畏罪自杀”,在于他们还有利用价值,是要把山东后续的亏空也往二人身上赖。



若张延龄强行搞事,那李士实就不可能坐以待毙,李士实和徐杰近乎必死无疑。



张延龄道:“办法也是有,在于二。”



“但说无妨!”沈禄急着问道。



张延龄摇头道:“一者在于马上派人到山东,最快时间厘清账目,把行栽赃之人拿下……此举颇为凶险。”



沈禄懊恼道:“此计不然不成!山东怎会毫无防备?”



“那第二者,就是想办法把他们的亏空给补上……”



“啊?”



沈禄听了张延龄的第二条建议,先是一怔,但随即就想明白,这简直是釜底抽薪的一招。



山东地方上不是诬赖林元甫和徐杰亏空吗?



那就让他们把亏空补上,让他们承认罪行,这样朝廷就有理由把人押到京师来,反正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