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个账都需要一个月,这还是在我介入之后。



要是我不介入,是不是你们打算就把河工的账目变成糊涂账?



“建昌伯应该理解,过去几年河工牵扯到的工程量太大,调拨的银钱从南北直隶到地方布政使司,再到地方自行筹措,其中牵扯广泛,并不是朝夕可以把账目理顺的……”徐贯还好心做了一下解释。



不是我们不干活,实在是核算工程量太大。



再说工程都已经完成,朝廷调拨的款项该有剩余也都拿回来,为什么要细账、小账呢?报个大致的数不行吗?



张延龄道:“以徐侍郎之意,是不是地方河工若是有人贪个几万几千贯钱的,也都可以不计较了?”



徐贯闻言色变。



“建昌伯,提醒您还是要慎言,没有证据的事不能乱说。”



徐贯自己就是朝廷派去监督河工的,若是下面出现比较大的贪污腐败行为,他逃脱不了干系。



历史上徐贯也正是因为自己在河工上的突出表现,后来被拔擢为工部尚书。



“行,既然你们核算不清楚,那就由我来接手,我来替你们算。”张延龄主动把这活承揽下来。



徐贯惊讶道:“建昌伯,你来算?”



“怎么?不行吗?不过本爵这边没什么人手,需要你们调集几个人手来,就眼前这些吧。”



张延龄指了指库房内正在搬账册的这些人,一个个看上去都很年轻,就算上点年岁的,脸上也好像写着对政治的一窍不通。



若真在工部中有个地位,哪怕是个主事,何至于被人呼来喝去跑来搬账册?



一看都是政治新手。



徐贯道:“他们都乃观政进士,并不懂得核算工部账目。”



张延龄笑道:“观政进士好啊,不懂你们工部的是是非非,只要会算账就行。诸位先停停手上的活,本爵乃是建昌伯,奉命前来核算工部账目,你们加减乘除什么的会不会?会的举手。”



眼看这群人大眼瞪小眼的,张延龄再问道,“谁会用算盘?”



在场的人都是会的。



纷纷举手。



大明朝的科举,虽然主修四书五经,但在县、府、院三试考生员时,算数也是基本的考核项目,只是没人当回事,最后基本也不算在总分的那种。



即便如此,作为大明朝的读书人,要让他们扒拉一下算盘做一点简单的算术,也不是很难。



“都是本科的进士是吧?恰好我还认识几个,朱希周你们认识吧?在翰林院那个,跟他一起吃过酒,交情还不错,对了还有个叫王九思的……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不过被我压下去,你们这几天帮我好好办事,回头我跟陛下表你们的功劳!”



张延龄不等徐贯同意,已经过去跟这些观政进士唠上。



徐贯走过来道:“建昌伯,您这样怕是不合规矩。”



张延龄道:“什么规矩不规矩的,陛下让我监督核算账目,我当然要赶紧办事,你不是想让我把这么个简单的事拖上十天半个月的吧?不对,是个把月的吧?”



“劳烦诸位动起来,把所有的账册装箱,都给我运到马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