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要开始了。



大明朝的廷杖,在华夏历史上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当然弘治朝时还不是非常流行,可在场的大臣可都对此心有忌惮。



廷杖开始之前,还是有个小的“暖场活动”。



其实就是表明这群犯官的罪行,由萧敬将昨夜今晨在这些人府上突击搜查的结果公之于众,以证明这群人被拿下法办,以及在朝堂上被廷杖,都不冤枉。



“……此十二名罪臣府中,最多搜到银钱及有价之物七万贯之多,少的也有一万贯有余,合计三十万贯左右……”



十二个人才搜出来价值三十万贯的财物,合一个人连三万贯都不到,张延龄听了这数字都有些失望。



萧敬把数字汇报完整之后,恭敬把统计结果的奏疏呈递给朱祐樘。



朱祐樘一把抓过来丢在地上。



朱祐樘道:“诸位卿家,你们说说,朕应该如何处置他们?”



在场的文臣虽然大多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但问题是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借朝廷的职权在发私财,当官的要发财并不止是贪污受贿那么简单,其中很多门道,若是把在场大臣的家给抄了,怕是抄出来的价值更大。



所以在场文臣都没有贸然去煽风点火,是为防止有一天这种事落到自己头上也有人落井下石。



张延龄走出来道:“陛下,以他们的官职地位,年俸不过一二百两,却能捞得如此多的银钱,不用说就是贪赃枉法所得,应该对他们狠狠治罪以儆效尤!”



他不说话还好。



说了反而引起一些人的敌对情绪。



之前就看张延龄很不顺眼的工部尚书刘璋走出来,厉声道:“建昌伯你这是何意?就算他们年俸一二百两,可他们还有职田,或还有祖上的产业,光凭从他们府上搜出个万八千贯有价的东西,就判断他们有罪,连三司的公堂都不过,是否太过武断?”



刘璋虽然是气愤之下说出的这番话,但其实还是能引起在场不少朝臣共鸣的。



没办法,能混到参加朝会地步的这些文官,哪个是在家吃土的所谓清流?



就算是满身清名的马文升,不也一样养着个不学无术的二儿子马玠?马玠不也一样有银子去买地投资?



他们自己不贪,也会有人想着法往他们家里送钱。



所以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实际贪赃枉法的罪证,是不足以定罪的,就算要定罪,那也应该是三司定谳,而不是抄个家在朝堂上问责一番就能定的。



“好,说得真好。”



在场朝臣本以为张延龄会如何跳脚,未料张延龄居然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鼓起掌,还出言赞美。



刘璋却连丝毫受宠若惊之心都欠奉,反而憋红了脸道:“建昌伯,此乃大明殿堂,非你胡作非为之地,你连基本朝堂礼数都不懂还敢在这里造次?”



张延龄笑道:“我夸赞刘尚书说得好,刘尚书怎么还跟我急眼?刘尚书你也太令人不可捉摸。”



“对了刘尚书,你是这些犯官家里的帐房?还是说他们曾把家产抵押给你?你居然连他们家里有多少钱,祖上有多少资产都如此一清二楚。”



刘璋一怔,这是什么意思?



徐溥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