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朝会开始。
朱祐樘出现。
皇帝的精神状态似乎不错,并没有要来跟谁责难的意思。
好像昨天张延龄带太子出宫跟人互殴这件事,朱祐樘还没开始追究,也不打算追究。
令徐溥有些意外的是,张延龄口中“办事没回”的萧敬,居然出现在朱祐樘的身侧,是司礼监中唯一一个陪同皇帝出来的太监。
在萧敬另外一边的,居然是之前在满仓儿案中身处风口浪尖的御马监太监杨鹏。
在场有心之人难免会去想。
这算什么意思?
难道皇帝要对满仓儿案做个回顾总结?
无论如何,在场文官要参劾张延龄的心没有变。
怂恿大明储君当街与人殴斗,置储君于危险境地,今上有且只有此一子嗣,张延龄居心叵测其罪当诛……
词是编好了,就等朝会一开始,来个先声夺人。
绝对不能让张延龄抢占先机。
很多人也明白过来,一旦被张延龄“恶人先告状”,那黑的就可能被说成是白的,指鹿为马的事他们之前也见过,偏偏皇帝就那么偏信这个国舅。
不定张延龄能说出什么荒唐的理由,比如说是带太子去练拳?让太子早点感受到战场杀敌浴血奋战的感觉?
“诸位卿家,今天的朝会开始吧,你们有什么要奏的吗?”
朱祐樘亲自做了开场白。
很随和。
大明朝君臣的氛围一改成化年间的僵持,要知成化帝当了二十三年皇帝可是有十六年不上朝的,君臣关系降到冰点。
反观朱祐樘基本从不辍朝,对文臣的礼遇也达到了大明历史的巅峰。
皇帝话音刚落,在场有诸多言官就准备出动。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一定要抢先一步……
“陛下……”
他们中反应快、弹跳力好的已经蹦出臣班,嘴快的还没出列就准备开始上奏。
再看张延龄,此时好像个没事人一样,居然立在那一动不动,没有要出来先声夺人的打算。
都说是恶人先告状。
这小子转性了?
眼看先声夺人的事要完成,朱祐樘突然伸手打断了在场大臣的上奏。
奉天殿外,随之传来一阵喧哗声。
众大臣一时间面带不解。
如今是朝会时,是何等人居然敢在奉天殿外喧哗?这是不想活了?
关键是这些人的喧哗,还打断了他们参劾张延龄的进呈,事情发生未免太过于凑巧……
“殿外何事?”朱祐樘的问题,说得好像当皇帝的提前也不知情。
萧敬恭敬回道:“陛下,乃是今晨刚抄没宅邸的一些罪臣,他们人已带到殿外。”
在场的人听了都不由倒吸一口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