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做点事情,朕也不希望大明的百姓连口盐都吃不上,若真是如此,那是做皇帝的失职。”



先不论朱祐樘的能力如何,显然他有悲天悯人的心态,也有当皇帝的责任感。



以往他是被文臣所垄断圣听,根本不解外面具体情况,现在他有了更多的渠道和选择。



“臣必当竭尽全力。”张延龄和周经也赶紧表态。



朱祐樘这才满意点点头,同时伸出两只手拍了拍张延龄和周经的肩膀,意思是让二人好好合作。



“对了延龄,你不是说还有件事跟朕说?一并说了。”正事说完,朱祐樘笑着说道。



张延龄这才把怀里的一本书拿出来,当面呈递给朱祐樘。



朱祐樘拿过来看了看,上面全都是文字,看着就头疼。



他好奇问道:“这是何物?”



张延龄认真道:“陛下,此为臣所修撰的一本有关儒学方面的书籍,其中详细论述了修齐治平的理论,还涉及到很多天人的法则……”



张延龄大致给朱祐樘讲述了一下心学的思想。



他话音落,在场的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望过去。



这个外戚不但会作诗,居然还想搞学术研究?



连周经都饶有兴致看过来,好像真想跟张延龄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朱祐樘笑道:“朕想起来之前说过,若是你有好的著作,朕会替你扬名,你是想让朕将这本书公之于众是吧?那朕回头就把书送到翰林院去……”



当皇帝的金口玉言,答应替张延龄扬名,就没打算反悔。



张延龄急忙道:“陛下,其实臣这本书中,还有很多理论未经完善,臣的想法是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学术名家来进行注解和修缮,以求能让这本书更加完善。”



“啊?”



朱祐樘皱眉。



你写了本书,好像是研究学术的,朕替你扬名便是,还要找人注解完善?



一旁的李荣走过来道:“陛下,周尚书便是个中翘楚。”



朱祐樘摆摆手道:“周尚书并不在翰苑中,平日不研究学问,怎能让他做这种事?建昌伯你的意思是找谁?其实……你可以自己去找。”



张延龄道:“陛下,其实臣想找的人因为守制,如今并不在朝为官,但他门生广布,学术方面也有好的见地,臣才想到了他。”



话到这里,朱祐樘想都没想,笑道:“你说的是詹事府程敏政程学士?”



“正是。”张延龄想找的当然就是程敏政。



他现在也总结出规律。



但凡挂在他名下的学术内容,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又或者是儒家理论,大明朝的文人一定会想方设法挑毛病。



即便有皇帝给他扬名也是徒劳。



架不住别人对他的印象先入为主,到时以刻板印象的偏见优先,对他的学术内容也就有了偏见。



何况他的心学所冲击的还是这时代的儒学经典学术程朱理学。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



先找个代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