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大臣,虽然多数没听懂张延龄的操作方案。



不过有一点他们听明白了。



那就是若市场上的盐引价格,已经涨到把借出盐引之人的身家都卖了也赔不起的时候,就会触发强制平仓。



结果就是……



朝廷可以稳赚不赔,风险由张延龄和他口中可能联合的商贾承担,朝廷还能平抑市场上的盐价。



事成了他们可以说,这是我们共同商议的结果。



事不成,他们就会讽刺,你看我们不让你搞,你还是搞砸了吧?



到那时,张延龄倾家荡产还落得一身骚,无论之前做事表现再好,也会因此一蹶不振,他们会趁机打压张延龄让其无法再于朝中出头。



这对他们而言简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想明白这一点,连之前跟张延龄针锋相对的刘璋都退下去,一脸神色淡然就好像之前什么事没发生过。



张延龄看到这群老臣那自负的模样,似乎也明白为何朱祐樘不信任他们。



“陛下,无端增加盐引,不妥也!”



还是有个御史走出来,似乎要据理力争。



在场的人大概都一个想法。



你要反对,是不是也说点新奇的观点?光抱着个结论在这里说,在朝堂上找存在感?



朱祐樘道:“诸位卿家若反对,可是有更好的方法平抑市面官盐价格?”



当然没有。



很多大臣,尤其是那些高层大佬们都看懂,皇帝其实是站在张延龄这边的。



先前当有大臣提出疑问时,朱祐樘居然会主动出来替张延龄解释,好像皇帝早就了解此方案。



是不是说这方案本身就是皇帝找人策划出来的,借张延龄的口于朝堂道出?



当他们有此顾虑,就更不会出来说什么。



朱祐樘没在朝堂上找到比张延龄更好的建议,叹道:“既如此,那事情也就这如此,今日的朝议罢了!周尚书和建昌伯到乾清宫,朕有事与尔等吩咐。”



说着朱祐樘起身要走。



“陛下……”徐溥当然不想让朝会就这么结束。



朝会一共才商讨了一个内容,全都在看张延龄表演,张延龄表演结束朝议也结束?



我们这些阁臣想要在朝议之外见皇帝一面难之又难,你这个外戚倒好,想见皇帝就见,大明朝的体统何在?



朱祐樘抬起手,没给徐溥说下去的机会,随即便往内殿而去。



徐溥就算是生气也没辙。



谁让自己跟皇帝没亲戚关系?皇帝就是相信外戚,文武大臣要改变只能试图去劝谏,最好是趁张延龄办事不力的时候落井下石。



现在没机会!



……



……



乾清宫。



张延龄和周经得到朝议之后的召对。



这次召对其实是张延龄自己提出来的,本来他是想单独跟朱祐樘说说盐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