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和张延龄两个当事人一走,奉天殿内的众大臣瞬间就炸锅。



衍圣公世子的确定典礼,最后无果而终,众大臣都在焦躁不安中。



“徐阁老赶紧给出个主意,这可如何是好?”



“屠老,到底宣圣宗子欺世盗名是真是假?建昌伯怎可能会有那般文采?”



“时庸,你为何要相助张延龄那小子说话?”



“老夫几时替他说话?让他现场书写不过为申明公理,在场诸位扪心自问在他写出那幅字之前,谁相信他的鬼话?”



……



众大臣吵成了一锅粥。



“够了!”



徐溥突然喝令一声,全场重新安静下来。



众大臣也意识到因不冷静乱了方寸,有失大臣体统。



徐溥先打量倪岳一眼,这才沉声道:“事已发生,只能想办法找补,内阁之臣会想办法面见陛下,申明此事利害,今日之事谁都不得外泄。”



自始至终都没发过言的周经开口提醒道:“事到如今就怕已瞒不住,宫中人多眼杂,况且建昌伯已先一步离去……”



以周经的意思,在场的大臣是可以不说,但太监不可能会藏着秘密。



就算再勒令太监不许说,张延龄就不说了?



现在随便一个人出去传扬,谁又知道是谁说出去的?



想继续隐瞒根本不现实。



徐溥当然明白其中道理,回头对孔弘泰道:“衍圣公便先与世子离去,我等再面见陛下,从中斡旋。”



孔弘泰叹息一声,行礼道:“学生便先回驿馆,静候诸位佳音。”



随即带孔闻韶一起离开。



叔侄二人才刚出门口,就听到背后传来徐溥的声音:“非阁臣都可先离去,我等先往乾清宫,望能见到陛下……”



……



孔弘泰此时内心最为复杂。



作为衍圣公,从私心来说,他当然希望爵位在自己这一脉传下去,何况他是有儿子的。



但从孔家利益出发,他还是要顾全大局。



“二叔,为何会这样?不是说,就算我说那两首诗是我所作,也没事吗?”



孔闻韶出了奉天殿之后,急得都要哭出来。



让他窃占文名这件事,始作俑者当然不是他这个少年郎。



他懂什么?



背后策划之人,掌控了大明朝的舆论。



这就好像张家兄弟这样的外戚,没事就去窃占田地,是他们蠢吗?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就算窃占了,被人状告,他们屁事没有。



不占白不占。



换到今日之事上,道理也是如此。



这些朝中礼部、翰林大佬,完全掌控大明朝舆论,发现衍圣公世子因父亲当年恶名逐渐败露,在继位问题上有争议,恰好京师有一件文坛的热点,这名声自然也是不占白不占。



就算那一首半的诗是哪个翰林所写的,甚至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