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闻韶一时踟躇,完全不知怎么回答。



徐溥走出来道:“建昌伯,还是说你的理据吧。”



张延龄笑道:“有人冒文名,必须要让当事人自证,要今日真不是我张延龄出来找陛下申辩,恐怕这件事就彻底要石沉大海,这么多阁老部堂为其撑腰,谁又能将这文名再给拿回来呢?”



倪岳怒道:“少信口雌黄,你要是没证据,今天你休想走出奉天殿的大门!”



张延龄冷笑道:“好一个倪尚书,你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陛下,世人只知当日我作诗与祝允明,却不知,当日臣作诗并非口述,而是当场泼墨将诗写在纸面上,而祝允明其后也将臣所写的诗悬于正堂,激励己身,这幅字为吴中诸多前去拜访士子亲眼所见……”



倪岳明显被张延龄说的话给惊到。



有人要冒名,想到的是把祝允明给找出来,让祝允明作证,再有朝中大员为其作证,就已是铁证,谁会想到其实当时还有一幅字?



倪岳道:“一家之言不足为信!”



张延龄道:“早知道你会这么说,今日在下奉圣谕前去文庙观孔闻韶讲学,当时见祝允明与孔闻韶同行,便知有人要窃占文名,臣当即拂袖而去。林祭酒,您当时也在场,可有此事?”



林瀚这个国子监祭酒本来觉得事情跟自己毫无关联。



被所有人凝视之后,他才一脸为难走出来奏禀道:“陛下……是有其事,但……”



张延龄没有让他说下去,继续道:“臣当时从文庙出来,也未往别处,便与同行司礼监的韦公公,一同前去了臣所赠祝允明的居所,将他高挂于堂前的字取下来。韦公公,可有此事?”



张延龄的话是一环接着一环。



一下子所有人的目光又落在韦泰身上。



朱祐樘都回头看了韦泰一眼。



韦泰道:“回陛下……的确是如此……当时建昌伯让老奴前去作证,老奴不明就里,除了挂于堂前的一幅字,还取了一些别的回来……以祝府的家奴证实,那的确是祝允明的居所。”



张延龄道:“其实那是否祝允明寄居之所,只要多找几名曾拜访他的学子问询,便一清二楚。”



倪岳听到这里,明显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妙。



倪岳赶紧争辩道:“陛下,此全都为建昌伯信口胡言,所谓的赠诗作诗并不存在,字不过是建昌伯早就写好的,再找人悬挂于堂前,以证明为他所写,以他的才学,怎可能作出如此的诗词?还请陛下明断!”



或许倪岳猜想,这可能是张延龄“栽赃”。



连司礼监秉笔太监韦泰都被找出来,牵连的人越多,越容易形成证据的闭环。



理据不够,当然要攻击张延龄的才学和人品。



张延龄笑道:“倪尚书连字都不看看,就如此笃定是我陷害吗?陛下,还请您下旨,允许韦公公将从祝允明处取来的字展现于众臣僚之前。”



朱祐樘早就被这番曲折的故事所吸引,就算没有张延龄之前对他的那番叮嘱,他也不会善罢甘休。



“开!”



朱祐樘下令。



韦泰将一幅字拿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