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到礼部侍郎之后,就戛然而止。



“驸马也该知晓,这位徐侍郎跟在下有一些姻亲关系,是否要顺道拜访一番?”张延龄主动邀约。



崔元当然是求之不得。



三人一同到了翰林院的后院,正对一口井亭,据说是正统、成化初年时大学士刘定之所浚,名为“刘井”,张延龄和崔元便在此等候,让姜牛进去通禀,不多时姜牛便带着一名七十岁上下的老臣出来,看徐琼年岁,可比倪岳老成多了。



年老的给年轻的当副手,心里能平衡就怪了。



“延龄,你为何在此?”



徐琼一来,便主动跟张延龄打招呼。



因为他是张延龄的长辈,便直呼张延龄之名。



崔元赶紧上前行礼,徐琼对一个长公主驸马并没有多重视,只是点点头便当打过招呼,显然在礼部这种注重礼教的地方,当个侍郎也足以眼高于顶。



张延龄笑道:“这不是陛下让我跟崔驸马有时间多到翰苑来学习,不巧今日遇到衍圣公家的人来翰苑。”



徐琼点点头道:“此乃陛下对张氏一门的恩宠,先前他们已走出去,没过去招呼一番?”



“不受待见。”



张延龄言语直白。



徐琼笑着摇头,他自然知道张延龄是什么名声,朝中普通大臣都不愿跟张延龄走得太近,礼部尚书和衍圣公世子怎可能对张延龄另眼相看?



似乎跟张延龄认识,都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



徐琼引二人到院子西侧的柯亭内,徐琼还在为张延龄介绍这亭子的来历:“此乃前朝学士柯潜所修,翰苑里数代人,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宰相。”



说到这里,徐琼颇多感慨,好像为自己年迈而未能晋升部堂或宰相而遗憾。



三人坐在柯亭内,并无人奉茶。



崔元有意坐直身子,似乎能为跟徐琼坐在一起而倍感荣光。



没办法,以他驸马的身份,能跟大明朝分管教育、文化、礼教等方面的副部长坐在翰林院说事,想不郑重都不行。



崔元还是有上进心的。



张延龄问道:“先前见到那边的堂内,似有诸位新科的进士,不是说他们在接待衍圣公世子?”



先前张延龄见到倪岳和几位侍读侍讲学士陪同孔闻韶出来,可没见到朱希周等新科进士。



徐琼并没有多想,直言道:“都在里面续诗。”



听到“续诗”的名词,崔元眼睛明显一亮。



“徐先生,您所说的续诗,可是最近京师之中流传甚广的那一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崔元主动搭茬。



徐琼闻言皱眉道:“驸马也有耳闻?据说此诗在京师有流传,为时人所称道,这世上的诗词多了,令翰苑的人给续诗都不知要作何,还让老夫留在此处监督……唉!”



说到这里,徐琼重重叹口气。



显然,徐琼被倪岳和其他的翰林学士给疏离,跟他的皇后姻亲关系有关。



人家在招待衍圣公世子,而作为礼部左侍郎的徐琼,居然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明建昌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语不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语不语并收藏大明建昌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