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明白,如果被人看到眼红可不是什么好事。短时间内不应有问题,但是那么多人盯着你,你迟早要出事。



一时之间,京城上下议论纷纷。



这些消息当然全都是朱翊钧放出去的。



此时,他的面前放了很多的本子。这些本子记录的全都是消息,都是从外面收集回来的各个阶层的反应。



文官封爵的消息自然是朱翊钧放出去的,这只是给文官画一个大饼,但绝对不会实行。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朱翊钧甚至可以制定一条规矩,叫做非军功不可封爵。



要引导民间和官场上向武的习气,不能总是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



大明的文武地位已经有些失衡了,明初的时候还好,现在已经有点像宋朝靠拢了。再这么搞下去,迟早要出事。



很多文官和士绅已经不把军户当人了,让人家玩命干活,然后你玩命克扣人家的粮饷;打赢了是你的功劳,打败了全是我的罪责。



这会导致士气不振、军心不稳,明军变得不能打。这种风气要不得!



要让爵位重新被尊重,同时也要让他们流动起来,否则全都是那些人在上面蹲着。下面的人上不来,怎么有奋发向上的动力?



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反应还好,民间和武将支持得比较多,这里面包括很多能打的将领,包括经营和平定辽东、西北的一些将领。尤其是这一次有功劳的人,眼看到手而且能传代的好东西,怎么能扔下?



除此之外,文官阵营反应也不大,但是反对的不多,大家都在默默地等待看着。只剩下一小撮勋贵和勋戚,这就让人有些意识到问题。



显然,皇帝这一次把目标定在了勋贵勋戚的身上。



大明在京城的一共有三位国公爷,原本排名第一的应该是成国公朱希中。只不过现在朱希中没了,朱应桢继承爵位之后,地位自然大不如前。



英国公张溶,如果他在的话,也应该能说了算。现在也死了,他儿子张元功继承了学位,地位就差得远了。



现如今三位国公里最有权势的是定国公徐文壁,可以说是现在大明的军方第一人。



爵位改革的消息出来之后,京城中很多拥有爵位的人家都坐不住了,第一时间就跑到了徐文壁的家里,摆出了“你可是大家的老大,这件事你可不能不管”的态度。



这些人搞得徐文壁是一个头两个大,甚至每天去当值都会被人烦得不行。所有人都在左右试探他想要怎么办。



这搞得徐文壁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无奈之下只能装病回家。



定国公府。



“滚进来!”看了一眼门口,徐文壁大声说道:“在外面鬼鬼祟祟干什么?看看你整天像什么样子?”



“男子汉大丈夫光明磊落,不要畏畏缩缩!像什么样子?”(3/3)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纣胄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