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吴兑就明白俞大猷是什么意思了。



显然这一万人不是俞大猷他们能带过来的,而是皇帝给他们的。这里面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



如果这一万人马是俞大猷他们带过来的,那就证明这一万人是他们能带过来打仗的。



反之,如果是皇帝给他们的,那可就不一定了。显然是皇帝怕俞大猷他们擅自做主带着五千人去打仗,所以才给了一万人。



这一万人马除了让俞大猷他们打仗以外,还让他们用来自保的。



想到这里,吴兑的脸上就露出了苦笑。



看来自己想差了,不过也能明白皇帝现在的为难之处。



老将军想要打仗,你不让他打还不行,你让他逞强也不行。人到了边关之后,很多事皇帝在京城说的就不算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可不是说说的。



这要是有机会能全歼一万蒙古鞑子的骑兵,俞大猷他们肯定干。到了那个时候,这里的战斗就不由他们做做了,也就更由不得京城的皇帝做主了。



吴兑看了一眼俞大猷,脸上的神情有些好笑。



显然俞大猷已经领悟了皇帝的想法,所以才会说出刚刚的那些话。



不过在吴兑看来,俞大猷显然没有领悟到更深的层次。如果他能领悟到更深的形式,他就会明白,如果皇帝真的不想让他们打一仗的话,就不会让他们来。



这一万人马的确是派来保护他们安全的,也未尝不是来和鞑子打仗的。



说实话,皇帝现在的心思就是,他也想打,可后勤有些撑不住,但是放过鞑子还不甘心。所以皇帝就采用了这种办法,看看你们能不能打。



如果你们真的打了,那就捏鼻子认了。如果你们不打的话,那也没有什么办法。



想到这里,吴兑笑着说道:“那就按照你们事先的安排办吧。如果有战机的话,咱们再说。”



吴兑在这里给俞大猷打了一个埋伏,说白了就是如果有机会的话,咱们就打。



怎么可能没有机会?



必然会有机会的。



俞大猷也只能点头说道:“那就按照大人说的办。”



两人谁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但是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于是继续参观,气氛也逐渐和谐了起来,吴兑甚至还打了两枪。



显然对于这种新式的武器,吴兑非常喜欢。



回去的时候,吴兑就立马写了一份密奏,急着送往京城。



在这份密奏里,吴兑详细地写了宣府现在面临的情况。太困难了,粮食倒还够吃,但是武器装备极度缺乏。



尤其是守城使用的火器,那简直是少的不能再少了。太艰难了,大家都是咬着牙硬顶着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宣府急需朝廷的支援。



平常大家也就克服一下困难了,可是这一次蒙古人来犯,大家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向皇帝求援,希望皇帝帮忙。



后面顺便提一下,听说朝廷新的兵工厂造的那些东西都不错,如果有的话就给这边调拨一批,这边用来守城。



整篇内容说了很多话,比如什么没有也没有关系,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纣胄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