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破晋商的垄断,就需要从国家政策上下手。



经过时间的推移,大家都知道盐引赚钱。于是勋贵和勋戚们也开始伸手,私底下从将领手里收、管朝廷要,用尽各种办法弄到了手里,然后再高价转卖给江南的商人们。



双方就这样结成了利益团体。



于是在双方的推动下,在大明弘治年间,大明时行了一次盐政改革,将纳粮开中改成了纳银开中,意思就是不用再运粮食了,直接用钱买盐引,表面上打的旗号是给朝廷的国库增加收入。



边关的粮食问题也很简单,直接发银子,让边关的将领就地采买。可话说的好听,真正拨银子的时候又以各种理由拨不下去了。



毕竟朝廷也没钱,拨下去了也会被层层贪污,根本就没用。



这使得大明的边关情形急剧恶化,贪腐严重。



那些商人见种地无利可图,大量的土地被荒废、被抛弃。



边关的百姓生活困苦,产生了大量的流民。



这一条政策改变以后,成了权贵阶层和江南商人们的饕餮盛宴。



因为有产地优势,浙商和徽商迅速崛起,取代了晋商的地位,成为了全国的大商帮,一举压了晋商一头。



晋商也不甘示弱,打起了边关的注意。



他们疯狂的推动边关贸易,有了大名鼎鼎的俺答封贡。这些年他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商帮有钱到什么程度?



他们调动的资金能够达到千万两白银级别。



这还只是调动流动资金,不是他们的财产总额。



除此之外,他们暗中还有干走私,海外走私也是大头。



这些人赚了好多银子,国内的不算,从大明中期开始一直到明末,从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银足足超过了两亿两。



这么多银子,一方面被他们拿去疯狂买地,进行土地兼并;另一方面是被他们藏起来了。



但即便如此,也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百姓的日子很难过,土地、产出地被兼并,形成了大量的流民。



加上天灾**,大明的经济直接就崩溃了。



到了后来,大明和野猪皮打仗。边关封锁,晋商没了活路,他们就开始干走私,什么都往外卖,铁器、兵器,甚至是军事情报。



这也就是晋商为什么后来成为了皇商八大家的原因,这些人全都是有钱人。



朱翊钧想到他们有钱,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钱。他们越是有钱,朱翊钧的心里就越不痛快。



什么钱你们都赚?



你们勾结官员左右国策,制定符合你们利益的政策。嘴上说的冠冕堂皇,全都是为国为民。真真正正体现了什么叫做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



你们这是在刨我们老朱家的祖坟!是在挖大明朝的根!



那都是我的钱!



我的钱!



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舒了一口气,压了一下心绪,朱翊钧转头对陈矩说道:“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纣胄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