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乾清宫,朱翊钧看了一眼陈矩,想了想说道:“拟一份中旨,准许高拱回京,让张诚安排人去接。”想了想之后又说道:“过两天再告诉他。”



“是,陛下。”陈矩答应道,



想到张诚刚刚高兴的样子,陈矩已经在心里替他默哀了。



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



要是过不了,别说轮值,命能不能保得住都两说。



陛下升了张诚的官,给了赏赐,现在又让他去接高公进京,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个锅就是让张诚来背。



朝廷上下的人都反对,结果皇帝一意孤行,那肯定是张诚暗中使的坏。



何况皇帝这一次要发中旨,这可不是小事情。



在大明朝,地位最高的是诏书,通过内阁和司礼监的那种。整个国家的意志,层级最高。



在诏书之下就是皇帝的圣旨,也就是中旨,基本代表皇帝的个人意志。



武将勋贵这边没得说,皇帝的中旨也必须要遵守。



文官就不一定了。文官非常擅长做的一件事情——自己搞特权。



皇帝的中旨,他们可以不接,最早开先例的时候是皇帝给大臣升官的时候。



大,他们会假装客气一下,不接旨,多让皇帝来几次。



这让先帝皇帝礼贤下士,大臣谦虚解释。



可是凡事就怕开口子,这个口子开了以后,文官们就会把它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他们可以不接皇帝的中旨。



当然了,也分时候看皇帝,看皇帝好不好欺负。朱元璋和朱棣的中旨,谁敢不接?弄死你丫的!



万历皇帝的中旨可就没那么好用了,不过也分时候。这次高拱肯定会接。



在文官里面,接中旨做事情也是为众人所唾弃的。



他们非常擅长舆论和道德绑架的,比起后世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甚至用家国大义绑架你。



高拱脸都已经丢了,不在乎再丢更多一点。



只不过,张诚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到这里,陈矩还挺感谢张诚。



这要是没他,恐怕这个帽子就是自己的了。



想到那个情况,陈矩都有一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一点都没有高兴。



有些兴奋的出了皇宫,张诚直奔东厂。



陛下给了自己这么好的待遇,自己也不能辜负陛下,一定要把事情办得好、办得漂亮!



这一次要再立新功,压陈矩一头!



京城,董大宝大宅。



这座宅子是董大宝新买下来的,花了不少钱,正是用这座宅子董大宝把周老二和张三的家眷全都接了过来,两人的丧事也是在这里举办的。



此时此刻大宅里面聚集了很多人。



董大宝从不远处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压着腰间的刀。



看了一眼身边的手下,董大宝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做仁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纣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纣胄并收藏回到明朝做仁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