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后,四月初八,太女寿辰。



皇帝破例在承乾主殿赐宴群臣。



宴前有献礼环节,不过时间仓促,众臣送上的礼物大多中规中矩,不过铁慈一向是有涵养的储君,对每份礼物都保持同样的得体微笑,让人根本看不出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宫宴原本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参加的,但是这次因皇太女要求,皇帝下了特旨,为表与朝同乐之意,在京各部实职官员皆可与宴。



这旨意一下,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的是一些官职小但是家底厚的官员,有个机会到圣驾前露露脸。



愁的是翰林院国子监都察院一些清水衙门,俸禄不高,家底再不厚,一些人自己不过勉强维持着体面,到哪去寻摸出能送皇储的礼物来?



方纳言就是这样的一个都察院穷主薄,得到通知可以参加宫宴的时候,他不喜反忧。出身贫家,还有老母和一大堆兄弟姐妹要养,哪来的余钱给皇太女献礼?



思前想后,只能手抄了一部佛经,老母擅长刺绣,点灯熬油地加紧绣了出来,也没什么好盒子装,自家去世的父亲是木匠,他为了生活倒也做过几年,便重拾手艺,找了块好点的黄杨木,亲手雕了个盒子。



踏上承乾殿千级玉阶,在侧殿排班候见,方纳言紧紧抱着自己的盒子,眼光一瞄身边的同僚,顿时被闪瞎了眼。



各种各样雕工精美的盒子,沉香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酸枝……镶嵌着五彩纷呈的宝石,越发衬得他怀中的盒子无比寒酸。



更不要说盒子这么名贵,里头的东西自然更珍贵。



方纳言将盒子往怀里藏了藏。



偏偏身边一位向来不大对付的监察御史探过头来,笑道:“老方这是打算献上什么好东西,这么藏着掖着不叫人瞧的。”



方纳言没吭声。



他性子木讷少言,从地方小县调入都察院还没多久,和同僚不热络,也热络不起来。



方纳言原本对都察院这样一个机构充满了敬仰和美好想象,在他的想法里,言官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一言一行关乎天下规制法理,是君王和百官所鉴之镜,最为神圣高尚不过。



然而当他进入自己崇敬的都察院之时,所见所闻,大失所望。



本该立身刚正,不偏不倚,谏言天下,以己身为典范的言官,什么时候成了某些人,某些家族的喉舌和棋子?



为其摇旗呐喊,为其冲锋陷阵,为其手中利刃,因其私欲向着假想敌?



他看不惯,但他不过是个从七品下的主薄,日常只管理公署文书事务,上朝论政轮不到他。他刚来时候,也有人不动声色拉拢过他,他对此反应迟钝,对方渐渐也就瞧不上他了。



小伙伴不带他玩,方纳言不觉得有什么,和他们一样抱团为人驱使,他倒宁愿守着自己的小小公署埋头干活。



因为总是埋首案牍,所以他对现今关于皇太女的很多故事,都不甚清楚。



他也无意参与都察院和皇室之间的对立,毕竟在都察院呆久了,听说了太多当今不过是个傀儡,皇储还是个女子,这样的铁氏皇族,便是他为其振声呐喊,对方说不定还当听不见,何必多事呢。



但他没想过,不随波逐流,本身就意味着排斥,在喜欢结党的人眼里,那就是敌人。



见他不说话,那监察御史笑得更加恶意,伸手将他盖住盒子的布一掀,然后发出一声怪笑。



“哈,这什么玩意!”



这一声引得众人纷纷看过来,眼色各异,有人含笑,有人摇头,有人直接嗤笑出声。



有人意味深长地道:“方御史这礼物……倒真别致。”



方纳言处于人群中心,听得那一声声,满脸如被火烧,恨不得一个转身逃出殿外。



但逃是逃不得的,臣子们一班班进去,很快就要轮到他了。



他等在殿外,看见里头贺太傅展开了一幅字。



“国有元良,万邦以贞。”



殿上一阵啧啧赞叹。



贺太傅是什么人?文章领袖,士林魁首。他一声肯定,帝王便可邀天下学子文人之心。



文人重风骨,贺太傅亲笔贺词,又是如此盛赞,比送一座宫殿还珍贵。



满朝欣羡贺喜之声不绝。铁慈亲自起身,作揖谢过太傅,双手接了字,着令内侍立即装裱挂在瑞祥殿正殿。



方纳言在门缝里看着,满心苦涩地想,太傅是太女的师傅,送几个字都是偌大面子,可他这等小官可不成。



他又看见翰林院编修,那位朝内外偌大名声的容溥献礼,也是书册,却是联合了在京举子一百七十人,一人一句联了一首贺寿长诗。



可以想象到做到这样一件事并不容易,少不了礼贤下士亲自奔走。文人多傲骨,要想联合这么多人一起给当权者贺寿,虽说其间少不了铁慈自身挣得的尊敬,容翰林嘴皮子定然也没少磨。



毕竟这样的群体联诗贺寿,同样意味着文人归心。



容溥出身尊贵,什么样的华贵礼物拿不出,他却选了这样一件吃力许多却意义非凡的礼物,心意可见一斑。



殿中又一阵啧啧赞叹,方纳言再次苦涩地想,他也不是容溥,没那个文名资历去召集文人联名写诗。



怀中的盒子此刻简直烫手,他不敢想象,像他这种微末小官,一排排献礼,这粗糙的黄杨木盒子和那些金碧辉煌的盒子,众目睽睽之下放在一起,丢人先不说了,届时皇室会不会觉得他不敬?



内侍唱名声长长地传过来,他低着头,和一群同僚跨过承乾殿高高的门槛,走到丹墀之下,给太女贺寿。



方纳言第一次进主殿,不敢抬头,也不敢窥探天颜,深深垂头,看着膝下金砖缝隙。



一排六七品的官儿双手奉上自己的礼盒,给皇太女贺寿。



内侍取了托盘来接,会成行捧上去给皇帝和太女过目,若皇帝和太女有兴趣,便打开盒子展示一番,哪件礼物得了皇帝太女青眼,赏下什么来,那官员面子便十分光彩。



这是皇太女第一次大殿庆寿,本身就有昭显皇室地位的意思,如今萧家吃瘪,朝中风向隐隐变化,皇帝已经开始亲政,铁氏父女已经不是傀儡,众臣就算现在还没有改换立场,也得先给予皇室充分的尊重,因此铁慈寿辰,百官们准备礼物比皇帝圣寿还用心些。



所以礼物可谓争奇斗艳,看花了人眼。



皇太女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辞天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天下归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下归元并收藏辞天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