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出来,若是个个都藏拙,最后还是百姓和中医吃亏。



各个大夫都开始犹豫了。



毕竟是人都希望自己名利双收,特别是他们这些当大夫的,又想赚得票子,又想获得好名声。



诸葛和颜此刻开口说道:



“我倒是没什么意见,要是愿意的话,老夫可以在医院里义诊,这是祖训。”



诸葛德高在身后点点头。



毕竟诸葛家族,有专门负责读书识字,有专门负责农事,也有专门负责商,也就是药铺。



天一堂药铺原本是为了补贴家族内的费用,同样继承了悬壶济世族训。



王锡琛也是同样点头。



他早已经为中兰服务了,并且暂时成为了院长,所以根本不用表明。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不少年迈的名医也都同意如此做法,因为他们都想著书立说,这是何等光宗耀祖的事情。



也是身后留名。



其他的大夫更是同意了,这些长老级的人物都默认,他们还有什么可以抗议的呢?



随后又开始了委员会的讨论。



王锡琛直接成为了委员会的主席,如今中医学委员会最重要的作用是与官方进行协商,交谈,交流等等。



为日后制定政策作出重要的建议。



随后诸葛和颜以及吴蓟,董达存几位排得上号的大夫,都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委员会特别成员。



并开始商谈关于中医的问题。



如何制定一个标准令大家都满意,还出谋划策,比如搜集较为通用以及出名的医学书籍,作为重要的标准指导课本。



其他医学书籍,则成为重要的参考研究对象。



王锡琛还大胆建议在医学院,设立其他微型学科,专门研究细胞人体构造。



毕竟他是最早接触显微镜。



对于血液下的世界有了不同的改观,特别是宜兰发明现了青霉素,对于其他菌群也开始了立项研究。



随后讨论的关于医学院的福利问题,每个名医最少要带几个徒弟,防止医术断层。



并且为了保证自己的医术不会被剽窃,以先到先得为原则,将自己的医术贡献出来,就能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保护知识产权。



诸葛和颜则是提出关于中药问题。



如今的中药大多都是深山里面,开采难度大,而且价格比较高昂,导致普通百姓的治疗费用增加。



那就划定一个区域,专门负责野生药材的恢复。



使用轮耕的方式,每块区域采集完之后,都要让这块区域养生休息,保证药材的充足供应。



郑轩这时候想到什么:“我们可以通过耕种的方式,让药材人工种植,比如金银花,何首乌,



这类药材让百姓种植,不仅能够增加百姓们的收入,也能降低中药材成本,最后造福的还是百姓自己。”



郑轩话音刚落。



有人皱眉,有人沉思,有人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攻略大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爱你的榴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你的榴莲并收藏攻略大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