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嗔?
嗔,是发怒,是生气。
又叫嗔怒、嗔恚。
直白地说,嗔是一种情绪、一种心理。
对某人或某事物心生厌恶、恼恨和愤怒情绪,生产仇视、怨恨和想要伤害他人的心理。
概括地说,生气是嗔,恨人是嗔,骂人是嗔,杀人是嗔,怨天尤人是嗔,爱憎分明是嗔,感激涕零是嗔,嫉恶如仇也是嗔…
云何为嗔?
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掌声,响彻云霄的掌声。
……
“嗔的表现,有轻重之分。
轻,则表现为不安、不快、厌恶、欢喜、快乐…
重,则表现为恼怒、痛苦、狂喜、喜极而泣,甚至意图伤害、毁灭对方,或者因喜发狂…
无嗔,则无念想。
也就是常说的‘不为物喜,不为已悲’。
不受外界影响之人,要么心大如天地,要么是冷面僵硬,要么心硬如铁,要么麻木不仁,要么就是行尸走肉…”
待掌声稍弱后,肖逸笑续道——
“试问,谁又能真正做到无嗔?
心中既无嗔,又何必强戒嗔?
在下认为,思想不会产生丝毫波动、面无表情的人,大体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叫活死人,也叫植物人。
就是生命特征虽然存在,但其实他已经脑死亡。
另一种,就是死人。
只有死人,才不会产生情绪波动,才会无嗔。
显然,咱们都不在其中。”
掌声,如潮的掌声。
……
“什么是痴?
痴,简单地说就是无明。
无明的意思,就是不知道,或者错误的认知。
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则,不了解无常、苦空和解脱之道,凡事全凭好恶,顺则喜、逆则怒。
《大智度论》云:“有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生嗔恚,此结使不众智生,从狂惑生,故称为痴。”
概括起来,痴有三种释义:一是天生的呆傻或愚笨;二是因承受不了某人或某事物的影响或打击,变得呆傻或愚笨;三是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无法自拔。
天生的痴呆,谁也无能为力。
只能徒叹命运不公。
遭受影响或打击而形成的痴呆,只要对症下药,或有挽救之机。
因迷恋而无法自拔的痴呆,情况就颇为复杂了。
这种人,或可敬,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恨…
痴于琴棋书画,痴于炼丹、炼器,痴于医理治病,痴于释家佛法,痴于道家思想,痴于儒家理论,痴于美色佳肴,痴于武,痴于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